光环就是保护层
在这里,我们先思考一个小问题,当一个相貌出众的人和一个长相一般的人,他们犯了同样的罪时,你认为法官在判罚时会不会一样?大部分人会认为,同样的罪行当然会有相同的判罚。但是有项研究却会让你大跌眼镜,证明了光环效应对人们的深层影响。
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和南茜·奥斯特罗夫做过一个模拟审判的实验。他们先让被试看了被告的介绍,介绍附有被告的照片。但是介绍中的这些照片是大有学问的,有的是美女照片,有的是很一般的照片。研究者告诉被试这个女子有入室盗窃的罪名,要求被试根据1~15年的刑期,来决定判她几年监禁。结果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长相漂亮的女子平均刑期为3年,长相一般的女子被判的平均刑期在5年。5年这个刑期与简历上没有照片的人的判刑期是一样的。这个实验得出一个结论:“罪犯相貌越好,法官和陪审员对他们的判决就越轻。”这就是光环效应,一旦产生就会影响人们对他人弱点的评价,甚至是对他人的弱点忽略不计。
我们在情感匹配的章节中说过,事物一旦被匹配上情感,就很难改变。其实光环效应就是被匹配上了鲜明的情感,从而使人们不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当你对一个人产生正面的印象后,你对他的其他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就是带着自我意志的,带着期待和期望的,就不会想要看到真相。第一印象就是我们的魔咒,一旦形成,你就像被诅咒了一样失去了客观理性的判断能力。其实能够锁脑的就是人们的情感和意志。情感和意志一旦入驻,人们要的就不再是事实,而是对自我意志的满足,即证实自我的认识和感觉。
前面我们说过,iPhone6的设计其实并不美观,但是它依然卖得很好,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苹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美好印象,让人们忽视了它设计的不足。苹果品牌的光环弥补了它设计上的瑕疵。一旦某种突出的印象变得显著,人们就会对其他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忽略不计,更愿意原谅其失误和差的表现。
在我提出的“自我情感理论”中,我认为情感决定了人们的意志,意志决定了人们的决策和行为。人们的情感越强烈,意志便越强烈。光环效应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从而激起了人们强烈的意志——期望事物的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这符合人们深层的、直觉的自我意志,快速对事物进行确定,将其放进稳定模式里,不希望它超出自我的掌控范围。光环效应就是人们在自我意志的作用下对事物产生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