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是进入某种状态的执念

1 自我是进入某种状态的执念

就像萨特说的那样,自我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东西,它是一个需要在未来不断完善的状态,所以自我始终是存在于未来的。自我是一种进入某种美好状态的意志和执念,也可以说:自我的意志是表明、证明、证实“我”是一种美好的存在。

这里我们要记住的是,人们追寻的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是自我的意志和执念本身。人们的自我意志和执念越强烈,自我感越强烈。自我是需要不断投入意志和努力去完善和感受的东西。也可以说你的意志不存在,自我就不存在。比如当你感觉喝咖啡可以让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这时你为了感受和证实那种美好的自我状态存在,所以你在这种自我意志的推动下走进咖啡厅,走进那种温馨的情景,去消费一种情景,从而让自己感受到自己是一种美好的存在。但是,走出那样的情景,你又回到了现实中。那种美好的感觉变成记忆,这种记忆中的美好感觉会成为启动你再次消费的动力。在这种自我感觉美好的循环促使下你会不断地想要去咖啡厅消费,去感受自我美好的存在。自我所谓的美好需要通过外在实物和形式或者内在的想象来感受和呈现,可见、可触摸,也就会变得实在可感受,即存在。自我意志需要人们借助不一同的形式、符号、情景、想法来实现和承载。一切的情景、产品、符号、观念等都是进入另一种自我状态的指示符号,当你沿着这些信息的指示前行的时候,就走进了自我意志的世界。

人们在当下最大的渴望和意志就是掌控下一秒、明天、未来发生的事情,竭尽所能地把自己变成自我渴望的样子。自我的意志就是试图将自己精确地放进一种模式里,一种指向美好未来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符合这样的结构,那就是“如果你怎样,就会怎样,即实现自我”。所以,人们大部分的渴望都符合这样的公式——一旦你进入某种情景,一旦你拥有什么东西,一旦你进入某个群体,一旦你想到什么……,你就会成为美好的自我。所有的营销模式都是在把产品放进这种模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