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认出大脑就会锁上

1 轻松认出大脑就会锁上

我们在做优化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硬指标是到达率,就是你的信息有多少能够有效到达用户的大脑。要想做到信息有效到达,就需要让大脑在第一时间认出信息,而这又需要信息能够易于获得。

如果有人问你:“苹果手机好用吗?”你会怎么回答?大脑在接收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是依据什么来回答的呢?是关于苹果手机好用的经历的多少,还是能否轻松想起好用的经历?也就是说,决定对苹果手机做出好不好用判断的,是好用的经验数量,还是获取经验的轻松程度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项研究。

德国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让被试试着列出6个或者12个自己果断行事的例子,然后评估自己是否是个果断的人。你认为列出6个和12个例子的人,谁更会认为自己果断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列出12个例子的人。因为能列出这么多果断的例子,足以证明自己真的很果断。但其实错了,列出12个例子的人更多地认为自己不果断。让一个人想起6件自己果断的事情,就已经不容易了,更别说是想起12件了。这是件很费神的事情,即便你真的是一个果断的人,也不容易想起这么多。这个实验就是在考察,想起的轻松程度和数量哪个对大脑的影响更大。结果是想12个例子的人比想6个例子的人,更认为自己不果断,因为尝试想起12个例子让人感觉困难。即便你已经想到了11个,但只要有1个还没完成,你心中的困难感也会变得强烈,而列举6个例子比想起12个例子相对简单很多。这个实验就证明,回想的轻松程度对人们的决策影响更大。

同样的,如果你不能轻松地想起关于苹果手机好用的案例,你就会对它没感觉。因为决定你认为苹果手机是否好用的,是能否轻松想起好用的案例,而不是它是否真的好用。这项研究表明,获取的轻松程度决定着人们对信息的判断,而不是数量。也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对事物判断的是你的感觉,而不是事实。

大脑在接触到信息的时候能否产生直觉锁,要看大脑能否更快速、轻松地认出信息,获得对信息直觉的理解。也就是说,大脑是否能轻松地从记忆中提取到与相关信息相似的内容,并与之产生关联和匹配。直觉锁是靠联想机制完成的。大脑一旦能够轻松地认出信息,就能轻松地联想到并建立关联。大脑会确定信息是真实的,从而影响随后的决策行为。而不容易被大脑快速认出的信息,不能产生直觉锁,这样就失去了优先霸占受众大脑的先机。所以,要想形成直觉锁,你提供的信息就要让受众易于获得。

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一下。虽然信息是否可以轻松获得,决定了大脑是否能够产生直觉锁,但是在信息与自我相关的时候,这种局面会发生改变。这时信息的数量以及是否容易获得,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信息与自我发生关系的时候,即便大脑搜索不到相关的记忆和经验,大脑也会自己“无中生有”。此时信息对大脑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信息所激起的自我意志的强弱程度。就比如,有人问你是不是一个贪婪的人,你会怎么回答?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但其实,很多人都有贪婪的一面,只是他们不会承认罢了。回答这样的问题,重点在于你有多不想承认自己贪婪,而不是相关信息的获得数量和信息获取的轻松程度。这一点我们会在自我锁的部分深入分享。

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对信息进行优化,来提升信息在受众大脑中易于获得的程度。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和大家分享几种让信息易于获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