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可以促进用户深度体验
你可以设想一下,要想让一头没有拴绳子的牛乖乖地跟你走该怎么做。当然你硬来肯定是搞不定它的。最简单轻松的办法,就是你拿一把草放在它面前,让它吃一口,你往前走几步,再让它吃一口,你再走几步。这样它就会老老实实地跟着你。那么,还是你手中的这把草,如果你一次性投给牛,你认为它吃完了会乖乖跟你走吗?那是不可能的。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就是限制感。正是适当地限制了一次性获得,才使牛会跟着你走。商家只要明白了这个小小的道理,就可以利用限制感解决一个大难题——引导消费者进行深度体验,使用和发现产品的好。
用支付宝消费可以获得奖励金,它的设计充分发挥了限制感对人们的影响。它的限制感设计模式,让用户深入地体验和使用了产品,从而让人们与支付宝建立起深层次的情感。因为深度体验需要投入更多的意志,而投入更多的意志就会产生更强的情感。这也是在客户端支付宝的使用人群一度多于微信的原因。那么,支付宝是怎么做的呢?
当你用支付宝扫码付款后,系统会提示你领取一份奖励金。但是这份奖励金不会一次性给你。你领完奖励金后,系统会提示你去让奖励金翻倍,只有点击后奖励金才会变成双倍。我领过很多次,通常都是一两角,翻倍后顶多是四角钱。那么它为什么不把奖励机制设计得简便快捷一些呢?它设计得这么复杂,就是为了限制你一次性简单省事地拿到奖励金。你想要拿到更多奖励金,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这样能促使你深度参与到产品的使用中。在奖励金的领取上还有一层限制——只能在周日到周四消费后才能领取,而且每天只可以领一次。也就是说,领取四角钱,系统会给你设置不少于四层的限制。
你认为领完奖励金就可以痛痛快快地花了吗?不会。在你花奖励金的时候,系统也是有限制的——只能在周五和周六消费时才能花掉奖励金,而且你这两天不花奖励金,它就清零了。你的每一步操作都伴随着限制,每一层限制都是在提升这四角钱的价值,都是在提升支付宝的价值。这么多的规则和限制都是为了让用户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意志。前面我们看到只有让用户投入更多的意志和关注,产品才会更有价值。因为在人们的心中,自我的意志和情感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产品做得再好再全面,人们的意志没有入驻其中,那它也是一文不值的。有一天我打开微博,无意间翻了翻其中的功能,发现微博的功能十分强大,但我只用到了其中不到10%的功能。我从来没有深度体验过其他功能。我经常使用微博,对于它的功能都如此不熟悉,估计其他的用户也差不多。那么开发者设计这个功能强大的产品的意义和价值在哪呢?
设置使用产品的操作步骤和顺序、限制使用时间,都能给人们带来限制感。除此之外,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通过设置限制激起人们抗拒的意志。就拿产品包装来说,你认为大包装和小包装的产品,哪个更能对人们造成限制呢?当然是小包装了。当人们想吃什么的时候,一定渴望一次吃个够,谁也不希望这个时候有限制存在。而小包装的零食,限制了人们对食物一次性满足的欲望。这时你吃完一包就会想要再吃一包。这样一来,伴随着吃的包数的增加,你对零食的渴望也增加了。这其中的渴望很多不是对零食本身的渴望,而更多的是渴望本身。渴望会放大吃零食时的体验,让零食变得更好吃。限制提升了人们对零食的美好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让消费者在获得产品或者使用产品的时候,适当地体验限制感,不但能让产品更有价值,也会让产品更具吸引力。
用限制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有持续吸引用户关注的目标。这就需要把一个目标拆分成若干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实现,另一个小目标马上出现。这其中重要的是目标已经生成,你不需要对目标进行选择,只有做与不做的选择,就比如很多人爱玩的“跳一跳”小游戏,你每跳到一个方块上,下一个方块就会马上生成。这样避免了人们注意力的涣散,让注意力有个连续的关注点。目标就在你的眼前,你只有跳与不跳的选择,没有往哪儿跳的选择。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第二个要点,是目标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更不能一次性获得。这个环节要让用户感到完成任务很简单,成功触手可及。
简单的、能够轻松实现的目标,会让人们认为事情可行、可操作,会激起人们的积极性。这其中你一定要明白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在意目标是什么,重点在于限制是否激起了人们跟随目标的意志。人们愿意追随的是自我意志本身,而不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