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能做出更加适当的行为

1 你为什么能做出更加适当的行为

理性锁是人们通过理性思维模式对信息做出的确定的判断。直觉锁确定的是信息的好坏,而理性锁确定的是信息更好还是更坏,也就是更加细致和精准的决策。虽然很多时候,人们借助理性做出的决策,并没有做到更好,或者只是获得了一种更好的假象和错觉,但是大脑依然认为只要理性地做出了判断,就会更好。

在我19岁一个深秋的夜晚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至今都耿耿于怀。那晚我骑着自行车路过中关村,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马路上没有什么人。而且那时的中关村还没有现在这儿繁华,四环都还没修。我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马路斜对面有一个女孩冲我喊道:“同学,你能骑车带我到人民大学吗?”深夜,一个女孩,一挥手就可以打到车,却要求陌生人送她到只有两站地远的人民大学,这些信息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好,有诈!我的大脑告诉我:“快走!不要理她。”于是我不假思索地加快速度离开了。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那一幕让我联想到一些电影中,深夜在街角的路灯下,主动和路人打招呼的站街女的情景。我的大脑瞬间认出了这个女孩对我的威胁。于是就在大脑认出的瞬间,咔的一声,大脑就锁上了。被直觉锁上的大脑暂停了思考,让我完全相信了当时的判断,毫不置疑。大脑之所以做出这样确定的判断,就是为了让我根据大脑确定的信息迅速做出反应——跑!结果就是,在大脑锁上的一瞬间,我跑掉了。

但是,当我从十字路口离开后,我开始边骑边想:“一个女孩在深夜向我寻求帮助,她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没钱了?脚受伤了?……”想到这里我决定返回去帮她。当时我已经骑出去了两公里。我从犹豫到返回,大概用了三四分钟的时间。当我再次回到十字路口的时候,那个女孩已经不见了。可是这件事并没有随着她的消失而结束。我返回去找她,是因为在我毫不犹豫地跑掉之后,我的大脑就由负责理性思维的脑区——前额叶区接管了,大脑开始质疑我跑掉的这一行为是否妥当,是不是更理性的选择。大脑告诉我这样的行为不妥、不理智,这时我的大脑“咔”一声被理性锁给锁上了。理性锁的产生让我决定返回去帮那个女孩。故事到了这个阶段,我大脑的理性部分开始发挥作用,让我的行为发生改变。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理性锁是如何运作的。

大脑凭直觉做出判断后,并不会持续受制于直觉锁。直觉会在第一时间确定信息是好是坏,并对大脑产生影响。但是大脑并不是只需确定好坏那么简单,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需要更加精确、更加全面、更加长远地对事物做出评估,而不是简单粗评。

在一项对大脑的扫描研究中,研究者让被试(美国白人)看一张黑人照片。研究发现,当屏幕上的黑人面孔仅呈现了1/30秒的时候,就引起了被试杏仁核的激活。但当这些面孔的呈现时间为0.5秒时,杏仁核的激活水平回归正常,而前额叶的激活却变得明显。其实这时是人们的理性接管了大脑。这个实验很好地展示了大脑的直觉和理性是怎样互相作用的。当看到一张黑人的面孔时,被试首先感受到的是他们潜意识中的某些种族歧视情绪。杏仁核为这张面孔匹配上了这种负面的情感,但人们不会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而是会用自身的理性来抑制这种负面情绪。因为大脑认为这样的负面情绪反应在道德、社会上是不适当的。所以,大脑前额叶区试着用理性去控制这种直觉的情绪反应。额叶控制这种情绪的方法,是为信息赋予更深远的意义。也就是在原有杏仁核赋予的意义上做了增强,让新的意义替代掉原始意义。意义的增强促使人们做出更适当、更有价值的反应。而实验中杏仁核活动的降低,就可以理解为被试们的直觉反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果大脑只是根据直觉的粗评做出反应的话,那么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将无法很好地生活,将会引发各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那天我之所以返回去找那个女孩,就是因为随后大脑被理性思维接管了,让我更加理性全面地去评估当时的情景。前额叶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适当地处理那些更加复杂、更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