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就可以带锁
大脑在接收到信息的时候瞬间锁上,就要遵循大脑直觉锁编码的另外一个法则,即少而显著。
少量的信息可以让大脑在瞬间凭直觉快速、高效、不费力气地对信息进行粗评和判断。少的信息更容易让大脑瞬间上锁,其中一个原因是少量的信息,避免了干扰。大脑产生直觉锁是在忽略和抑制了大量信息的情况下,只关注少量的、突出的信息,才产生了瞬间的喜好倾向。当你看到苹果、红色这两个词的时候。大脑很容易联想到一个红苹果的画面。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个词,恐怕你联想起来就会稍微有些吃力。再加一个“痛”字,你还能比较容易产生联想,比如吃一个红苹果酸得牙痛,一个红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到头……如果再加入一个词,比如“铃声”这个词。恐怕你的联想就会更加吃力,就不容易比较流畅地产生联想。后面我们会说到人们产生直觉锁靠的是大脑获得的轻松程度而不是获得的信息多少。少量的信息大脑容易获得,容易做出直觉判断。
少量的信息更容易让大脑在瞬间锁上的另一个原因是大脑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轻易地编织一个前后一致、流畅、连贯的故事。人们看到“苹果、红色、痛”这三个词的时候,大脑的联想机制会自动自觉搜索其中的关系。人们会根据这三条信息编织出一个连贯的故事,比如一个红苹果掉下来砸到了头,头痛。红苹果与痛可以轻易建立关系。如果再加上“铃声”这个词,就会对前面的故事产生干扰。就是因为这个信息不能与前面三个词的故事保持一致,不能编织出一个前后一致、连贯的故事。这时大脑的直觉系统就会报警,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将“铃声”这个词放入这个故事。这样,大脑就不能凭借直觉对信息进行判断了。
人类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相信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情事出有因,并不是偶然发生的。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渴望生活的世界是有秩序的、确定的,也就是说让这个世界变得井然有序是大脑的意志所在。我说过,大脑是一台一直在确定的机器。在这样的自我意志下,人们习惯性地去搜索信息中传达出的模式和秩序,来让信息变得确定。统计学家威廉·费勒认为:“人们很容易在没有模式的情况下创造模式出来。”所以人们在面对信息的时候会自动匹配上关系和模式。
简单、少量的信息,为大脑的自我意志提供了发挥空间。大脑接收到少量的信息,更容易根据自我意志迅速通过联想进行补全,来预测信息所指事物可能的样子。也就是大脑接收到少量的信息,可以根据自我意志自由联想,编造一个合乎情理的故事出来。就比如看到“红苹果”这个词,你马上会联想到一个大红苹果,或者一筐红苹果,又或者一树红苹果等。只要你能不费力气地展开联想,你就会认为理解了这条信息所指何物。你的大脑就会瞬间锁上,按你对信息的理解做出判断和行动。你一定要记住,大脑要的是确定感,即关系、关联和模式,确定是大脑的意志所在。大脑只要能建立关系,就会被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