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样的大多数
我们都知道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看他说什么、做什么、用什么、交什么朋友就可以。人们只能通过他人的言行举止去认识和了解一个人,所以你的行为就在告诉自己和他人你是怎样的人。你自己和他人也是这样来定义自己的。这是因为人们通过对你的言行举止赋予意义和情感来认识和理解你这个人,而这其中的意义和情感很多时候是约定俗成的,比如你在写文案的时候,总是要检查好几遍,人们会根据这种行为认为你是个认真的、可靠的人;你很喜欢给流浪猫喂食物,人们就会认为你是个很有爱心的人等。这都是人们为一个行为、一个现象赋予了意义。
建立强势关联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某个行为与目标群体建立关联,即你想要改变人们的某种行为或者状态。每个商家的目标都是希望用户来使用自己的产品,那我们就以如何让用户使用自己的产品为例来理解如何锁定一个群体和行为。比如商家想要让CBD的白领习惯喝星巴克的现磨咖啡,而不是速溶咖啡。那么,该如何让喝星巴克咖啡与都市白领产生强势关联呢?
和一个同事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他曾说过一句话,我感觉可以把它设计为都市白领的规范行为。他说:“星巴克咖啡、iPhone手机和苹果超薄笔记本,是都市白领的三大标配。你看看那些喝咖啡的人,大部分用的是苹果的产品,不用苹果的产品都不好意思来星巴克喝咖啡。”听到这话,我先是不解他是从哪里得来的这样一条“谬论”,人们是怎样把这三种产品绑在一起的?不过,当我留意了一下喝咖啡的人大部分都在用苹果的产品时,也就不再质疑他的这种说法了。
他的这句话提醒了我,喝星巴克咖啡已经是都市白领的标配了。这时我们就完成了喝星巴克咖啡与都市白领产生强势关联的第一步。将一个行为与一个人群建立普遍关系,也就是喝星巴克咖啡是都市白领的标配。大部分都市白领都在喝星巴克咖啡,这是一种都市白领的规范行为。
这里面有三个强调的重点:其一是找准改变的目标人群。这很重要,因为这样将涉及接下来建立的关联是否是强势关联。其二就是设定改变行为和状态——使用产品的行为,做不做某事的行为等。其三,在你的表述中将行为和群体建立一种普遍的关系,比如星巴克咖啡是都市白领的标配。这其中群体是都市白领,改变的行为是喝星巴克咖啡,普遍关系是标配。这里要把一个行为和状态描述成该群体常见、普遍、大多数的行为。做完这些,就完成了将喝星巴克咖啡与都市白领建立强势关联的第一步。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不能通过强调社会规范,来影响他人的行为。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寻求自我的独特性,当你在强调社会规范的时候,有些人会认为自己就不随大流,就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比如大部分人都接种了疫苗,我就不接种,我就是要和别人不一样。所以单独强调社会规范,有时是不能产生强势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