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双语教育的含义有多种。广义的双语教育泛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体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教育,主要指多民族的国家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其本族语和主流语两种语言的教育;另一种是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教育。与此对应,狭义的双语教育也有两种形式,或者指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教育,或者指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对方语言的教育。

概括地说,双语教育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以培养受教育者两种语言能力的教育系统。本书所说的双语教育是汉英双语教育,主要是指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传授学科知识的教育形式。

我国当代中小学开展双语教育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双语人才和更高的外语素质人才,这是社会宏观背景要求,也是间接原因;二是外语教学高耗低效,这是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也是直接原因;三是双语教育本身是世界公认的提高外语水平的更有效途径和理想路径,这是双语教育的功能性原因,也是双语教育被选用实施的内在原因。

双语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教师的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在这个公式中,括号内的数值是个常量等于10;教师的素质是个变量,教师素质的分值越大,乘积就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这说明教师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以提高小学双语教师的双语教育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尽可能全面地选择和汇集与培养小学双语教师有关的基础性双语教育文献,使用者一书在手便可了解双语教育的方方面面。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努力将深奥难懂的双语教育理论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加工成适合教学使用的材料,并总结多年来讲授“双语教育原理”课程的经验,添加训练小学教育方向学生双语微课设计和实施中积累的案例,以适用于小学双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现基础性和全面性、通俗性和实用性。

本书既可以作为小学双语教师培养培训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双语教育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参考书。其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章,双语教育概论。主要阐述双语教育的含义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双语教育的目的、特征和实质,还介绍了双语社会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双语个体现象的形成条件与途径等。

第二章,双语教育与双语师资。主要介绍国内外双语教育的概况、对双语教师的要求,分析小学双语教师的素质结构。

第三章,双语教育基本类型。从整个国家的语言政策和学校教育两个维度对双语教育进行分类,以方便双语教育者对双语教育类型形成概括性的认知。

第四章,双语教育基本理论。主要介绍了母语习得和第二语言获得的一般原理,重点介绍了九种有影响的双语教育理论。

第五章,小学双语教育环境建设。概括阐述了小学双语教育环境建设的理念及如何建设小学双语教育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

第六章,小学双语教学原则与策略。提出并阐述了习得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情境性与融合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宽容性原则、学科与语言并重原则等七个初等教育常用双语教学原则,阐述了小学双语教学内容加工策略、教学过程组织策略、教学指导策略、教学激励策略。

第七章,小学双语教学设计与实施。阐述了小学双语教学目标设计要点,小学双语教学课时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第八章,双语教育评价。阐述了双语教育评价的一般原理及当前双语教育评价的一些特殊性,以及小学双语教学过程中的评估。

各章节的顺序,基本上以小学双语教师的能力素质和小学双语课堂教学为轴心,按照由远及近、由边缘到中心的原则排列。

本书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章由杜秀花编写,第五、第八章由杜秀花、李慎柱编写。

本书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的许多相关资料,在此谨向原著作者和出版社表示感谢!第七章选用了06小教2班赵莉同学设计的双语教案和其他几位同学设计的双语教学目标,双语教案及英文思考题由好友恽佩红润色,在此一并感谢!

限于作者的水平,本书会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斧正。

杜秀花

2020年7月于常州紫荆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