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基本理论
2025年11月27日
第四章 双语教育基本理论
儿童如何习得第一语言(母语),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家和语言学家热烈讨论的问题,形成了各种关于语言获得的观点和理论,其分歧主要表现在对语言规则系统获得的解释上。
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理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而且,由于它与第一语言习得研究同属语言习得范畴,它的学派也与第一语言习得类似,只是具体体现的观点略为不同。
双语教育理论,不同于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的理论,主要在于它要解释和说明两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及其机制。目前有影响的双语教育理论主要有平衡理论、思想库模式、阈限理论、依存假设、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模式、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斯波尔斯基的双语教育评价模式、输入—输出—情景—过程双语教育模式、卡明斯的双语教育理论框架等。
双语教育与单语教育相比较有其独具的特点和规律,但既然它是一种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之一的教育,它也必然和其他教育有相通之处,必然体现语言教育的共同规律,因此,进行双语教育要以语言的一般理论为基础。进行双语教育的教师和研究者也必须了解和研究语言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与研究,尽可能使双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