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明斯的双语教育理论框架

九、卡明斯的双语教育理论框架

吉姆·卡明斯认为,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学校的四种状况。

第一,取决于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家庭语言和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程度。

如果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家庭语言和文化受到排斥、降低到最低限度或逐步减少,则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术方面可能遭到失败;如果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家庭语言和文化受到欢迎、鼓励,并获得一定的地位,那么这些学生在学术方面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学校课程中融入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可能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产生潜在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除此以外,它还可能对个性(如自尊)、态度、社会、幸福、情感、健康等产生影响。

第二,取决于鼓励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和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程度。

如果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和家长获得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权利和地位,他们的子女就可能获得成功;如果剥夺了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权利和地位,他们的子女就可能落后或不能取得进步。应该指导家长学会如何帮助子女。如果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合作,人们就可能指责家长对子女缺乏兴趣和关心。主张合作的教师通常鼓励少数民族语言的家长通过家庭活动或课堂活动,参与他们子女的教育;反对合作的教师把自己视为专业工作者,将自己与家长之间区分得泾渭分明。他们认为,与家长合作是无关紧要的、非专业性的,甚至对学生进步是有害的。

第三,取决于在促进儿童内在欲望方面,培养他们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而不仅仅成为被动接受者的程度。

学习可能是积极的、独立的和出于内在动机的,也可能是被动的、依赖的和受到外力推动的。为此,卡明斯归纳了“灌输模式”和“交互作用模式” 的概念。前者导致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失败,后者导致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成功,它使学生更多地掌握自己的学习,从而对他们的自尊、合作和动机产生潜在的、积极的影响。

灌输模式认为,儿童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控制着灌输的数量和速度。交互作用模式要求在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真正的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控制者;教师鼓励学生在合作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对话。该模式强调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技能,而不是事实的记忆;鼓励学生有意义地使用语言,而不是表面地纠正错误;主张把语言使用与语言发展有意识地与课程内容融为一体,而不是割裂地传授课程内容;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动机而不是外在的动机。

第四,取决于在评价少数民族语言学生时,避免在学生身上寻找根源而力求在社会制度、教育制度或课程方面寻找根源的程度。

长期以来,心理测试和教育测试总是试图在学生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如低智商、低动机等,以此解释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学业失败的原因。在这种测试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已经很难看清存在于社会、经济、教育制度之中的根源所在。其实,落后的灌输模式、教师拒绝家长参与教学活动、贫穷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等,都有可能导致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学业失败。

因此,评价和诊断应该考虑这些学生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

卡明斯的双语教育理论框架可以概括如下(表4-1)。

表4-1 卡明斯的双语教育理论框架

总的来说,卡明斯的双语教育理论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它不是单纯地把少数民族语言学生的学业失败归咎于学生个人,而是站在社会、经济、政治、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法、家长参与等角度,审视和探讨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学业成败的根源。

QUESTIONS

1.What are the language theories that have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eaching?What are their basic ideas?

2.Which language theory do you prefer?Why?

3.What do you know about bilingual education theories?What are their basic views?How do we evaluate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theories?

4.Which bilingual education theory is more valued?Why?

5.Could you explain which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more difficult by using bilingual education theories?Bilingual education or monolingual education?

6.What could we get from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theories to our bilingual education 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注释】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1-73.

[2]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5-76.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7-81.

[4]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