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一、双语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

设计双语教学目标必须分析与双语教学相关的因素,明确双语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所在,从而使双语教学目标能够切合实际,符合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教学目标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科知识发展要求,但双语教学目标设计除了要考虑以上三个因素,还要考虑英语文化交流的需要,因为这是开展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学习者的已有基础和学习需要

教育的对象是人,培养人就必须研究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研究如何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加强对学习者的研究,力求教学目标符合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由于学习者在知识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上具有差异性,并且学生人格发展既具有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又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双语教学目标。

在确定双语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学生是双语教学的接受者和受益者,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双语教学的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学实施的效果。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学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外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听和说的能力,否则双语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更不用说实现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了。

(二)社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求

学校教育总是体现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双语教学本身就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确定双语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社会对双语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双语人才。

(三)学科特点及发展要求

儿童由自然人发展为文化人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课程学习学科知识,继承文化遗产。因此,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性质和发展功能,不同学科的双语教学目标因此也要有所不同,要反映出各学科的这种特殊性。

(四)英语文化交流的需要

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创造一定的语言氛围,提高学生对英文的实际运用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准确迅速地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进而达到一种文化的传递和思维方式的拓展。教育心理学指出,良好的教学效益,应该首先建立在学生对该课程的强烈需求上。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动机可分成工具型和融合型。工具型是希望通过语言学习使自己得到社会承认或者获得经济利益;融合型则渴望自己将来能融入目的语言的环境中,了解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成为其中一员。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动机不同,但不论何种动机的学生,均希望能够流畅地进行英语交流。因此,英语文化交流的要求也是双语教学目标的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