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双语教学课时计划的主要项目及内在关联
小学双语教学课时计划(即教案),主要要包含下面几方面项目:课题(Title)、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重点和难点(teaching emphasis and difficulty)、教学进程(teaching process)等。这几个方面是教案的主体,是需要花心思设计的。此外,完整教案还要填写学科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时间、课的类型等。
课题(title),就像一篇文章的题目一样是一节课的主题,标明这节课教与学的核心内容。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是这节课的目的地,标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要在学生身心方面达到的预期结果或产生的变化,要特别注意其主语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做了什么。
教学重点和难点(teaching emphasis and difficulty),是教学目标里比较特殊的一两点或几点,也是教学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判断维度不同,教学重点(teaching emphasis)是从这个教学目标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是否重要的维度来判断,教学难点(teaching difficulty)则是从学生学习起来是否困难的维度来判断;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时是并列的,即重点是重点、难点是难点,有时是重合的,即重点也是难点、难点也是重点。实践中要特别注意,要在教学目标里找重点和难点,不要抛开教学目标另外设计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表述要求和教学目标一样。这两点要求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尽管多次强调,仍会有80%以上的同学做不到。
教学进程(teaching process),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教学过程,是课时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讲授和学习新课为主的综合课为例,其结构大体如下: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和学习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
组织教学的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做好上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时间要少于1分钟。检查复习,时间要少于8分钟;检查复习旧课的内容多样,可以是上节课学习的需要巩固的知识,也可以是以往学习的但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如果有新授课内容,则以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内容而导入新课为好,这样既可以巩固旧课,又可以由已知到未知,降低学习难度。讲授和学习新课是主要环节,时间要保证在20分钟以上。巩固新课,即当堂练习,时间要多于10分钟。布置课外作业,时间要少于3分钟。比较好的做法是把课外作业与当堂练习一起布置下去,这样方便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后继续写课外作业,既减少环节又节约时间。(表7-2)
尽管教学目标已经确定,课的结构类似,但“教无定法”,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过程会千差万别,正如到达同一目的地的路线、交通工具可以多种多样。
表7-2 小学双语教学课时计划主要项目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