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育评价的含义
英语表示“评价”的词主要有evaluation,assessment和appraisal三个,其中assessment一般译作“评定”,appraisal则译为“考评”。
汉语的评价是评定价值的意思,是一种价值判断。评价的过程就是人们用智能、道德、审美等方面的某种标准去衡量被评价对象,从而评判出这一对象有无价值、价值大小,得出诸如是非、优劣、等级、层次等方面的结论。
所谓价值,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关系范畴,是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而体现的,这种关系涉及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客观属性,是主体对客体的有用性的一种反应。只有当主体具有某种需要,而同时客体本身也具有满足主体这种需要的客观属性,才能体现出价值。缺少主体的需要,或者主体有需要,但客体本身没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属性,那么主、客体就没有形成关系的可能性,也就无法谈论价值。
评价与测量有联系,但不同于测量。通俗地讲,测量是用数值来描述事物的客观属性,是事实判断;评价则是判断事物的这一客观属性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是价值判断。
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Gronlund,N.E.,1971)。
教育评价要以教育测量为基础,但与教育测量有根本区别。所谓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所谓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法则(标准)用数值来描述教育领域内事物的属性,是事实判断的过程。要对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就必须获得有关教育活动的大量信息,教育测量是获取这些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教育评价的基础。
所谓双语教育价值,就是指双语教育能够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具体地说,双语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双语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和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双语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价值主要是指双语教育对人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也就是对个人的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个性发展等需要的满足;双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主要是指双语教育满足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及双语教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等。
双语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双语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双语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双语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高双语教育质量。
上述定义包含四个要点:
第一,双语教育评价的对象(即价值判断的对象)可以是双语教育领域中的任意元素,既可以是双语教育的参与者(人物),如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等;也可以是双语教育现象和活动(事物),如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活动、双语教育过程、双语教育效果等。
第二,双语教育评价的本质(即评价的主要性质)是对双语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是评价者的主体需要与被评价对象的客体属性的一种特殊的效用关系。
第三,双语教育评价的手段(即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是运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测量、统计、系统分析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
第四,双语教育评价的目的(即评价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双语学生和双语教师的发展,提高双语教育质量。其中,促进双语学生和双语教师的发展,是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的体现和目的,而双语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双语教师发展的体现和目的。因此,促进双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双语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要为评价的对象诊断各种教育问题,探索改进措施,选择行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