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观、微观双语教育环境建设
这里的中观双语教育环境主要是指学校的整体双语教育环境,微观双语教育环境主要指班级的小双语教育环境。中观、微观双语教育环境建设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双语环境的整体设计,精心设计双语校园环境
无论是教室、实验室、阅览室,还是操场、走廊、礼堂、饭厅及其他活动场所,处处都应有双语标记,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接受双语信息。除了学校空间,所有流程环节,从进校门、课堂教学、课间活动、吃饭、放学,都要有充满双语教育的氛围;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品、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会开口说话,让双语氛围弥漫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二)创设视觉环境
“在教室中张贴图画和标语对不识字的孩子也会有指导作用,这么做也有助于创设一个丰富的读写环境。”[3]学校的墙壁、楼道、黑板、橱窗等,可以利用来张贴精心设计和绘制的含有两种语言的富有童趣而又图文并茂的故事图画、情景图画,尽量在学校的所有设施、物品上都贴上双语标签,给儿童创设无意识记忆的条件和机会。
学校的双语标记还应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富于知识性;与学校的整体环境、教育主题相结合,富于和谐性和激励性;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新颖别致、赏心悦目,富于趣味性;等等。
(三)创设听觉环境
根据儿童年龄阶段教育目标,可充分利用儿童一日生活环节中的点滴时间,使用双语与儿童交流,组织欣赏歌曲、故事、卡通电影等,随机渗透双语教学内容,使儿童始终处于适切的语言环境之中。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适当的场合播放英语歌曲、故事、卡通片,以及格言、名句、笑话、《新英语九百句》等或幽默、或朗朗上口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放松的心态,不知不觉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还可以网络为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用互动、外语与学科知识有机整合的优势,整合网络双语资源,设置体现“潜在学习气氛”的双语主题墙,这不失为一种双语环境建设的有效形式。
创设双语主题墙的目的在于通过精心设计融教育性、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潜在性于一体的双语作品而营造潜在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发问、思考的欲望。这就需要在创设双语主题墙时,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蕴含在画面之中,使其形成一种“潜在学习气氛”,充分发挥作品的“暗示作用”,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且不断产生想法和问题的目的。这种体现“潜在学习气氛”的双语墙应定期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更新,使之成为一种能与学生“互动”的隐性课程。此外,还可以创设双语长廊等。见图5-1、图5-2。

图5-1 双语主题墙

图5-2 双语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