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宏观双语教育环境建设
宏观双语教育环境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社会、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良好社会双语教育环境。
在双语制度环境方面,制定和颁布相应的法规或条例,确定双语人才可以享有进入重要部门的优先权,确立双语教师的就业标准,逐年加大对双语教育的资金投入,等等。
在双语物质环境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建立双语大众媒介,如双语电视频道播出双语节目、双语报纸,街道、商场、车站、码头、机场、动物园、植物园、飞禽馆、科学馆,处处都体现一种双语气氛。人们在动物园等游览场所可以听到、看到比比皆是的双语解说和双语说明书,在飞禽馆里还能听到会说话的鸟用双语向游客致意并表演节目,等等。
在家庭双语环境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双语教育,创设更多的英语环境,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儿童电视英语节目,多听一些儿童英语音频,多接触一些会讲英语的人。这样有利于孩子听到更多的英语,激发和增强孩子讲英语的兴趣。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开展家庭双语教育。下面介绍王立波(无锡县外资企业物资公司工程师兼翻译)的经验,[2]以供借鉴。
为了充分利用孩子的智力发展最快期,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掌握一门外语,笔者(王立波)对自己的女儿实施了零岁开始的英汉双语教育。从女儿出生开始就由我对她说英语,其他人对她说汉语形成英汉双语环境,经过六年的努力,目前我近六岁半的女儿能听懂与她的汉语水平相当的所有日常英语,能听懂并翻译《玛泽的故事》《儿童英语》《小学生英语看听说》《新中学生英语》,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和交际,能听懂并翻译较复杂的英语故事,能看图讲英语故事,能自编自讲英语故事,汉语水平超过同年龄孩子的平均水平,具有很好的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让更多的同志对婴幼儿英汉双语教育有所了解和借鉴,笔者谨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
婴幼儿英汉双语教育的基本方法就是使孩子一出生就处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环境中。父母亲(或其他抚养人)中有一个人完全对孩子讲英语就为其创造了英语环境(如果父母亲都对孩子讲英语,则孩子的汉语发展会受到影响,孩子到托儿所和幼儿园去会不适应)。婴幼儿英汉双语教育有下列基本方法:
第一,坚持直观自然。中国儿童是自然而然地学会汉语的。英汉双语教育就是要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汉语教育只需注意多与孩子讲话,英语教育则应注意对孩子所讲的英语是在具体的场合应该听到的英语(即情境性——编者)。只有给孩子创造一个直观自然的英语环境,才能使孩子像学会汉语那样自然而然地学会英语。
第二,尽量多对孩子讲英语。一位家长对孩子讲英语所创造的英语环境相对汉语环境来说要弱得多,因此负责英语教育的家长要尽量创造条件,多与孩子接触,多带孩子去公园、商店、郊外,多让孩子认识大千世界,同时多对孩子讲英语,让孩子在各种场合听到更多的英语。
第三,多对孩子讲故事。随着孩子听力的发展,要注意多对孩子讲英语故事。孩子一岁半左右就可对其讲简短的英语故事,内容可以是孩子当天或前一天经历的事情,比如给他买了一样玩具,带他去一个公园等,这样的故事既能使孩子乐意听,又能使他回忆发生过的事情从而促进记忆力的发展;孩子二至三岁可以让其看图并给他讲英语故事;孩子三至四岁可把其看过的儿童电视节目用英语编个故事讲给他听;孩子四岁以后可直接对其讲英语故事,故事内容可以是孩子在汉语环境中听过的或没有听过的,同一个故事,可以先用汉语讲一遍再用英语讲一遍,反之也可以。
第四,创造更多的英语环境。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儿童电视英语节目,多听一些儿童英语录音带,多接触一些会讲英语的其他人。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玛泽的故事》,四岁以后可以学习《学前儿童英语(EPC)》《儿童英语》《小学生英语看听说》《新中学生英语》等录音带和电视英语。
第五,尽量要求孩子讲英语。由于汉语环境无所不在,英汉双语教育下孩子的汉语口语比英语口语先发展。当孩子已会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愿而英语尚不会时,他就用汉语或夹着英语的汉语应答,这就形成了特别的英汉对话现象,为了让孩子尽早讲英语,负责英语教育的家长要尽量鼓励和要求孩子说英语。孩子有某个请求时,例如要吃苹果,要看电视,要去公司,要听故事等,可要求他用英语说一遍请求。如果他不会说或说得不对,可领他说一遍,再要求他说一遍。另外,引导孩子多做英语游戏,在游戏中尽量使用英语。当孩子学会一些英语后,就要和他多进行英语对话。
第六,适当让孩子翻译一些话语。孩子在二至三岁期间,汉语口语比英语口语发展得好,可以让他把听到的英语句子译成汉语。这样既能促进孩子的汉语口语能力,又能了解孩子的英语理解能力,还能为孩子的英汉两套反射机制建立有机联系,总体上提高英汉双语水平。
孩子四岁左右,可让他翻译一些英语故事,一方面了解他对英语故事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提高他的英译汉能力。
孩子五岁左右,英语口语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除了多和孩子英语对话外,还应让他做一些汉译英练习,内容可以是日常用语,也可是儿童英语节目里的句子,这样能提高孩子的英语口语能力。有时可让孩子做父母亲的翻译,两位家长分别讲英语和汉语,孩子则把英语译成汉语,又把汉语译成英语,使家长的对话进行下去。这将建立孩子的成就感,提高他对英语的兴趣。
第七,要求孩子讲故事。孩子三岁左右,可要求他讲一些简单的汉语故事,也可让他看图讲汉语故事,孩子进了幼儿园,有时老师要求他们把幼儿园听到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因此要抓住这种机会多让孩子讲故事,提高他的汉语水平。
孩子五岁半左右,英语口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要求他讲简单的英语故事,可以是根据听过的故事缩简的,也可以是自编的,还可以是看图描述的英语故事。一开始孩子的英语故事较短较简单,其中还会夹杂着汉语单词或句子,前后连贯较差,整个故事内容不太完整。随着不断的练习和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英语故事会越来越连贯,故事内容越来越完整,故事也变得较长较复杂。多让孩子讲英语故事,能促进孩子用英语思维,扩大孩子的英语词汇量。
第八,持之以恒全面发展。零岁开始的英汉双语教育,不仅能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一门外语,还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实施该教育方案贵在持之以恒。另外,在实施英汉双语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在生活和游戏中对孩子进行各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健康成长。
随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随着80后、90后乃至00后成为孩子家长,具备开展家庭双语教育的家庭数量将大幅增加,如能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双语教育并持之以恒地开展家庭双语教育,其效益将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