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双语课时计划设计五项工作
课时计划是教学设计即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基本环节这一层面的用语)要制订的三种计划之一,是最主要的计划,也是教师日常备课要设计的最主要内容。所以,设计课时计划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课要做的几项工作。一般备课要做的三项工作,就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即通常所说的“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但双语教学难度较大,还要加上两项——设计和演练英语教学语言、准备教学辅助手段与教具。
(一)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以及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学科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钻研课程标准就是要弄清该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该门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该门学科在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教科书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必须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结构,分清重点和非重点章节,熟悉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还要广泛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充分占有相关教学资料。
钻研教材可以分“懂”“透”“化”三个层次。“懂”就是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弄懂整个教材的体系;“透”就是吃透教材的范围和深度,对教材融会贯通,把它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化”就是将教师自己的思想感情、人生感悟与教材内容融合在一起,达到融化的程度。
(二)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备好课,搞好教学工作,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做到“目中有人”;忽视了解学生或者“目中无人”,往往是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了解学生主要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英语语言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情况、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拿到教学任务后,即使接触不到学生、无法进行直接的了解,备课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段、年级、年龄特征以及学校的基本状况推断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为备课的依据。
(三)考虑教法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考虑教法,实际上就是把前两项工作融合起来,就是考虑把“这样的内容”教给“这样的学生”,究竟怎么教更好。这里的教法是广义的,既包括具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组织与加工,是对教学进程的具体设计与安排。要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学校教学条件、教师自身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的功能,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进程。
教学进程的设计要注意充分运用学科教学原则、学科教学方法以及双语教学原则与双语教学策略,特别是要对双语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加工和情境化加工,对于初学者和新教师这两点非常实用、管用。
问题化的基本做法是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部分(三至五个部分为宜),用相互联系、逐步递进的三至五个问题把这几个部分串联起来,上课时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思考,调控学生思维,一步步展开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这样既容易记住教学内容,又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使教学层次高一些。设置的三至五个问题应该是切合主题和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意义、实质性问题,不应该是表面热闹的虚问题、废问题、没有实质意义的花架子。
情境化的基本做法是把教学内容放置到一个或几个能够引发、运用教学内容的场景中,场景可以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比较直观的,也可以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新颖的、充满矛盾冲突的。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状况等选择合适的场景,一般原则是比较简单的内容要设置新颖、较复杂的场景,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提高学习效率;难度大的内容要设置熟悉、直观的场景,降低学习坡度,保证教学效果。
板书是反应教学目标、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路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基本思路的主要体现,也可以看作一种情境,需要备课时巧妙地设计好。
此外,还要有预案,预判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数,重要节点或难点设计备用方案或多种方案。
(四)设计和演练英语教学语言
小学双语教学是用英语来讲授学科内容,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是双语教学的最大难点,因此,备课时必须花费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英语教学语言。
第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英语基础,还要了解这节课要用的英语词汇和学科专业用语等,在先修课或者英语课上是否已经学过,有哪些必须用又没有学过的。
第二,要考虑没有学过的词汇和学科专业用语等用什么方式教给学生,这些词汇和专业用语可以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哪些相近词汇或者术语来解释,还要确定是否有必须用中文来对照的重要学科专业用语等。
第三,根据本节要学习的学科内容难易程度来确定采用什么样水平的英语语言和表达方式。如果学科内容比较简单,英语语言和表达方式可以稍微难一点;如果要学习的学科内容难度较大,英语语言和表达方式就稍微简单一些。
第四,演练英语教学语言。解决英语教学语言难点的有效方法是从头到尾或者部分演练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再根据难度及练习的情况进行修改,直至能熟练讲下来。尤其是准教师、新教师,新授课等,必须进行演练,以保证双语教学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
(五)准备教学辅助手段与教具
一般学科教学也要准备教学辅助手段和教具,而这一点对于小学双语教学尤其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是双语教学难度大,学生对老师讲的英语不一定完全听得懂,因此,必须充分准备教学辅助手段与教具。
教学辅助手段需要特别关注教师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体态语的运用,而且这些体态语在双语教学中幅度稍微大一些、适度夸张一些,这样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较好地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具需要关注准备学生能够直接操作、人手一份的教学用具,这样学生能够直接参与,直观性更强,更利于降低双语学习难度。这类教具不需要很贵,也不一定买得到,往往需要教师发现或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