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2]
“浸入式”双语教育是指用学习者非母语的语言作为直接的教学用语(school language)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革新。法语浸入式教学是指用法语作为语言媒介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进行教学,学生主要通过学科内容而不是通过正规的语言教学来学习语言。学生在学校期间始终暴露在于第二语言——法语的语言环境中(intensive exposure to French),其目的是培养熟练地掌握英法两种语言的“双语人”。
在加拿大,实施浸入式教育计划的学校通常被称作“双轨学校”,即在同一所学校里提供分别用两种语言进行的教育计划。法语浸入式是自愿选择的教育计划,主要实施对象是在以英语为主的学校和社区中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目前,加拿大这一类学校有2000多所,各学区分布不一。
在圣·兰伯特学校的法语浸入实验向全省和全加拿大传播的过程中,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多样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学校实施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一)早期浸入式
早期法语浸入式教育计划是为第一语言不是法语的学生提供的。在遵循省的常规课程及其标准的同时,法语作为一种附加的语言选择来学习。儿童在学前班或一年级开始浸入式学习,到十二年级时可以颁发双语教育的毕业证书。
1.早期完全浸入式教学(early total immersion)
早期完全浸入式分为三个阶段:单语、双语和巩固阶段。单语阶段从学前班到小学二、三年级。在单语阶段,法语是唯一的教学用语,虽然儿童可以互相说英语,也可以向老师说英语,但双语教师要用流利的法语教授所有学科。双语阶段是从小学二、三年级到七、八年级。在双语阶段,除每天开设有母语英语课外,逐渐增加用英语(母语)教授学科课程的时间,直至法语和英语授课时间各占50%。巩固阶段从中学八、九年级至十二年级。在这个阶段,除了继续开设专门的法语课之外,大部分课程用英语教授,但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所学的其他课程(如数学、历史、地理、戏剧、古典文学、文明史、演讲等)中选3至4门完全用法语讲授的课程。
早期完全浸入式教学班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至中学毕业,接触法语的时间总计可达到6500~7000个小时。虽然随着年级的增长,法语授课的比例逐年下降,但从K-12年级的法语和英语授课时的平均数看,学生在校的学习大约一半时间用英语进行,另一半时间用法语进行。圣·兰伯特学校发起的法语浸入式实验,属于早期完全浸入式模式。
2.早期部分浸入式教学(early partial immersion)
早期部分浸入式教学与早期完全浸入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从幼儿园至小学七、八年级,法语与英语作为教学用语的时间始终各占二分之一,采用英语、法语对半作为教学用语的做法,法语浸入的量一直保持不变。其次,两种类型对两种语言的操练顺序不同:全浸入式的第二语言操练先于母语的操练,而半浸入式的两种语言操练从一开始就同时进行。
由于学习另一种语言能够促进交流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发展,能够扩大文化视野,所以法语浸入式教育计划中的学生与英语教育计划中的学生在所有课程上都学得一样好。在早期法语浸入式教育计划中学习的学生,一年半之后,法语已成为每个孩子交流的语言,到十二年级毕业时,他们能够流利地用法语进行交谈,能够修习用法语教授的大学课程,并能从事用法语进行的工作。
(二)中、晚期浸入式
中期浸入式是指在小学阶段的四、五年级才开始将第二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而在一年级至三年级的第二语言学习是以核心课程来进行的,即每天有20~45分钟的语言课。从四、五年级开始,用第二语言教授的部分课程和外语课占总课时的一半。在中期浸入式中,第一语言的操练先于第二语言的操练。
晚期浸入式教学(later immersion)是指对第二语言深入、广泛地使用要推迟到小学阶段的后期,甚至到中学阶段才开始。从幼儿园至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每人只有一节法语课,在六年级之前,学生已经在法语核心课程中学到了一定的法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从小学六年级至八年级,学生每天接触法语的时间比例增至70%~80%,即除英语课外,所有其他课程一律使用法语教学。学生在正规学习七年级课程的同时继续学习和提高法语。用法语教授其他学科门数各学区不太一致,例如,在BC省第38学区,八年级学生在必修的8门课中,3门(科学、社会、数学)用法语教学,另5门用英语教学。中学阶段与早期完全浸入教学相同。这种晚期浸入式教学班的学生至中学毕业之前,接触法语的时间可达3000~3500个小时。总的来说,晚期浸入式是在六年级之后,部分或全部课程用法语教授。BC38学区的晚期法语浸入式教学已经进行了11年,发现学生在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很好。
在中小学和学前班进行的各种法语浸入式教学模式中,普遍采用如下的教学手段和办法:
教师只用法语面对学生,并使用丰富多样的资源来创设法语浸入课堂环境。教师用表情手势、肢体语言、图片和动作来帮助儿童理解知识概念;通过唱歌、做游戏等来帮助儿童学习有用的词汇和短语,从而使儿童能够用所理解的语言表达他们的感情和需要;儿童看法语电影、电视、录像,唱法语歌,读法语书,听法语故事;通过画和写来表示他们的理解。
早期法语浸入式教师在课堂中强调理解和有意义的交流,他们认真倾听和重视儿童的表达,以类似于家长在家庭中的方式来支持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可以用英语或其他母语来表达,当儿童能力逐渐增强时教师及时鼓励儿童用法语来表达,儿童跟老师讲法语,与其他同学在不同的场合下讲法语,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如说、读、写、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等。
在小学阶段,浸入式教育计划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比如举办法语周末晚会,与魁北克省的法裔小学生交朋友,参观用法语导游的博物馆。中学以后,随着学生求知欲望的不断增强,学校当局和教师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运用法语,使法语尽快成为学生真正有用的交流工具。比如组织中学生去魁北克省旅行,与魁北克省建立学生交流项目,让他们深入法语文化社会学习和生活。其他校外或课外活动还有:举办法语野营,访问法裔作家或艺术家,与其他法语国家的中学生交笔友,欣赏法语电影、歌剧,举办法语演讲比赛,参观法语大学以及参加“推动法语学习家长协会”组织的其他活动等来强化法语浸入式教学效果。
(三)晚晚期浸入式(late,late immersion)
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拿大高等学校面临着一场来自中小学“法语浸入式教学”(French immersion)浪潮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每年有10余万法语浸入式中学毕业生要升入大学,大学传统的第二语言核心课程学习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此外,随着1969年加拿大“官方语言法”的正式颁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认识到掌握两种官方语言对加拿大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他们本人前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对这种挑战和社会需求,加拿大许多大学进型了双语教学方面的有益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经验和成就来自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80年代以来,渥太华大学成功地把在中小学普遍应用的浸入式教学理论大胆地引入大学阶段专业课教学实践中,创立了被称为“保护性专业课教学”(sheltered programs)的模式,开辟了在大学阶段进行第二语言教育的新途径,也被称为“晚晚期浸入式”模式。在渥太华大学,大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提高通过运用第二语言讲授专业课的途径来达到,中小学浸入式教学的成功再现于专业性极强的大学课堂上。正如渥太华大学教授Wesche所讲,“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生充分‘暴露’在一个没有压力的第二语言环境之中,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学习的专业课内容上,而不是第二语言的形式之上,使大学里专业课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真正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渥太华大学,每一位新入学的大学生都必须参加由第二语言学院组织的“第二语言水平测试”,以确定可以学习“保护性专业课”的学生。从1981年起,渥太华大学就开始在“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尝试。心理学是这所大学注册人数最多的一门公共课程,通常每年大约有600名英裔和法裔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学校从这些学生中选出第二语言水平中上等的英裔和法裔学生分别进行用第二语言讲授心理学课的试验,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第一语言分别为法语和英语的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在这两种教学班里使用的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学业结束后的考试试题(用两种语言出题),与用第一语言教授心理学课程的班级完全相同,以便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与用第一语言教学班不同之处在于:“保护性”心理学教学班的心理学教师配备了第二语言教师。这位语言教师除了参加第二语言讲授的每周3小时的心理学专业课外,每周还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专业课上学习的知识,解答他们在阅读教材中的语言疑问,帮助他们学会记课堂笔汜,弄清专业课上的讲解要点,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问题。这种教学班允许学生的作业、论文和考试使用任何一种语言(英语或法语)来完成。这样的“保护性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运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知识的环境,学生既是第一语言的使用者,也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他们不必为用另一种语言学习而感到焦虑。顺利通过课程考试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专业课的6个学分,而且还可以得到第二语言课的3个学分。增加学分的政策性优惠鼓励更多的学生选修这种课程。
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专业课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与用第一语言教学的班级基本相同,甚至比正常的第一语言教学班的成绩还要好。此外,他们在第二语言能力测试上(尤其在听力和阅读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参加“保护性”专业课教学班的学生普遍感到自己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和主动性都有了较大提高,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外使用第二语言的自信心也明显增强。目前,在渥太华大学,每学期大约有数百名学生分别选修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以及语言学方面的“保护性”专业课程。“保护性专业课教学”(sheltered programs)与中小学的浸入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即用第二语言讲授专业课或学科课,使语言和知识兼得。不同之处在于,晚晚期浸入式教学每周“暴露”在第二语言环境的时间相对比较短(3小时),大学阶段这样安排的理由是,学生已具备了良好的接受能力。
渥太华大学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种新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不仅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而且也赢得了加拿大社会各界的赞誉。渥太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在加拿大各级政府部门和其他领域(如商务、旅游、广告等)从事与双语有关工作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院校。这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激励了学校内部更多的系科以及加拿大其他大学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开展与第二语言教育有关的研究和试验。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渥太华大学又开始了“辅助课程”(adjunct courses),即第二语言学生与母语学生一起而不是单独上专业课,在语言上对他们没有特别的考虑和安排,与母语学生一样要求;不同的是每周有与之相配套的90分钟的语言课,提供满足语言需要的学习机会。辅助课程对学生的语言要求比保护性课程要高,但节省资金和资源。1988—1989年对法语作为第二语言“辅助课程”的五个专业(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学生不论在专业知识还是在语言方面均有很大提高,尤其在听力和阅读能力上提高更大。实践证明,保护性课程和辅助性课程都是非常有效的,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专业课的质量和第二语言授课的质量两者缺一不可,特别是专门配套用来辅导和复习专业课的第二语言课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浸入式双语教育模式获得成功,有许多社会影响因素,如政府的官方语言政策、家长及家长组织的作用、经济界和科技界的重视等,我们在借鉴这一模式时不应忽视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