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双语教学目标的功能
小学双语教学目标主要具有三方面功能:
(一)导向功能
小学双语教学目标为双语教学活动指明方向,为分析教材与设计学生行为提供依据,也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的具体步骤和组织形式。因此,教学目标不仅能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整体性和连续性,也能保证教师对教学全过程的自觉控制。
小学双语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小学双语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双语教学过程起着指引作用,使双语教学活动自觉地进行,防止陷入盲目状态。
第二,小学双语教学目标有助于有意义结果的达成,可以避开无意义或不符合预定方向的活动,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第三,小学双语教学目标能够提高双语教学活动的效率,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就把学生带上明确而正确的教学路径,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励功能
小学双语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努力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
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激励功能,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小学双语教学目标要为学生认同。这就要求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内部需要保持一致,内部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
第二,小学双语教学目标要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
第三,小学双语教学目标的难度要适中。
(三)标准功能
小学双语教学目标可为双语教学评价提供标准,是进行双语教学评价的尺度和重要依据。
第一,小学双语教学目标是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准。在教学活动中,双语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双语教师随时了解双语教学活动的效果,对教学活动的速度与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对教学进程进行调控。
第二,小学双语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参照。教学效果评价就是评判教学活动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符合度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判。教学目标描述了具体的行为表现,可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以全面、具体和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有助于提高测验的效度和信度,保证评价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