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种分类
我国红茶按制法和产品品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一)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武夷山的特种红茶,生产历史悠久。
因产地和品质的不同,小种红茶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人工小种)之分。其中正山小种在国际上备受青睐。正山小种是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星村乡桐木关一带生产的,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如金骏眉、银骏眉等;周边的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9]
正山小种距今有400余年历史,是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根据制作工艺又分为烟种和无烟种。烟种在加工过程中用松柴明火加温进行萎凋和干燥,制成的茶叶有浓烈的松烟香,特征明显。
(二)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属于条形茶,又称“条红”,以内销为主。它的初制与精制工序皆颇费工夫,且品质要求较高,因而得名为“工夫”。
由于产地不同,采用的茶树品种和加工工艺都有差异,因此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工夫红茶,有祁红、滇红、宁红、川红、宜红、粤红、闽红、湘红、越红、黔红等。
(三)红碎茶
红碎茶的制法始创于1880年前后,百余年来发展甚快,已占到世界红茶产销总量的95%以上,成为国际市场上销售量最大的茶类。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是世界主要的红碎茶生产国,其中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开始试制红碎茶。产地分布较广,遍于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等地。由于受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红茶产品得到不断创新。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名优特色红茶,甚至掀起一阵红茶风暴。
红碎茶一般选用粗老的梗叶为原料制成。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将条形茶切成短细的碎茶而成,故名“红碎茶”。红碎茶按其外形又可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红碎茶滋味浓烈,收敛性强,适合加入糖、牛奶、柠檬、蜂蜜、咖啡和香槟酒等饮用。印度红碎茶、滇红碎茶和南川红碎茶都非常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