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陆道
2025年09月26日
二、陆道
(甲)经疏勒,或子合,或莎车,度葱岭正眷,即渴槃陀路(即今塔什库尔干,《汉书》之依耐,《佛国记》之竭义[叉]也。)岭西则经帕米尔高原、阿富汗斯坦以入迦湿弥罗,此晋、唐间最通行之路也。
(乙)由于阗西南行二千里,登葱岭,入罽宾,即从拉达克度岭,直抄迦湿弥罗。此路不经葱岭正眷,实一捷径也。
(丙)此路由拜城,出特穆尔图泊,经撒马罕,以入阿富汗,即天山北路也。除玄奘外未有行者(玄奘出时由此路)。
(丁)此路由青海入西藏,经尼波罗(即廓尔喀)入印度。惟初唐一度通行,寻复榛塞。
(戊)由云南经缅甸入印,东晋时曾通,未几复塞。
按上列陆路凡五条。其第五条之滇缅道,即张骞所欲通而终归失败者也。自南诏独立,此路当然梗塞。第四条之西藏路,初唐时,因文成公主之保护,曾一度通。然永徽、显庆以后,吾国人经尼波罗者,辄被毒死。此路复闭矣。第三条之天山北路,玄奘时因突厥肆虐,故不能不迂道以就。第二条之于阗、罽宾路,本最易行,而行人罕由者,其故难明也。是故虽有六路,而惟海道与由莎车、子合度渴槃陀者最为通行。前者为七世纪时交通之主线,后者为五世纪时交通之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