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浮雕模文

4.浮雕模文

在原始模型上制造花纹的母样,开始只用堆砌法表现动物形态上的高度,进一步的发展为塑雕艺术的创始,演绎而成浮雕的新技术。史前的陶器已有塑雕技术的萌芽,铜器的浮雕,没有疑问地原始于陶人捏制黏土的技术。捏制的形态翻印在觚形器上,最显著的例为腹部与足部的棱脊,以及各部表现在两个水平上的花纹。有些花纹中的动物面的器官高出它的装饰面的背景,我们称它为浮雕模文。

具有这类花纹的觚形器,把那普遍见于他种觚形器的不整合的范线,都化成了高起的棱脊[1]。棱脊表面刻划有横阴线,亦构成装饰的一部。四个单位的花纹若为动物的半面或侧面,除少数例外,在腹部与足部均作对称的排列。这一排列显然已机械化了,一个动物的面孔,只算由两个半面或两个侧面合成。它的左右两半由棱脊隔断,已完全失去联络。因此,这一面孔固然是整齐化了,也失去了原来的灵性,没有活力表现。

甲种:腹饰与足饰各由上下行的四道棱脊,分成四个单位。棱脊亦构成文饰之一部分。大半具有棱脊的觚形器,脰部亦被装饰起来了。例:侯家庄西北冈东区M2020出土的R1045(图20a、b)。

乙种:除腹部足部各具棱脊外,各单位花纹之主题——动物面的各器官——均浮出器面。例:侯家庄西北冈东区M2046出土的R1047(图21a、b)。

丙种:除腹部足部各具棱脊外,各单位花纹之主题为宽条立龙,由云雷纹填空。例:侯家庄西北冈东区M1400出土的R1034(图2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