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尊形器

10.尊形器

尊形器可能原始于圜底形的陶罐,这是在陶器中常见的一种。青铜的尊,虽具圈足,但器身的底部大半仍保持圜形。殷墟出土的尊形器共三件,都是大型的,外表都带方肩,肩上一深而大的纯缘。沿肩都铸有三个牛头或羊头三分肩及肩折的一周。

(甲)牺首方肩尊形器(R2071 图33,图34〔1〕)

小屯M331出土。高475公厘,口径408公厘,肩宽343公厘;厚度在5公厘至13公厘间。

颈部靠肩部分有弦纹三周。肩上至肩折到腹周壁的顶缘附有浮雕牺首三具,似先单独铸就,完成后再嵌铸于器身之肩折周缘上下。各牺首均是空心的。

方肩上花纹一周,以浮雕牺首为界。每单位又各以高棱脊居中,以肥遗型动物为主体纹占中部最宽的一周,上下两缘各加类似花边,以连锁或双钩线云雷纹钩结。花边各与主体花纹带界划分明。

肩下一窄条花边,由六个单位的云雷纹肥遗型动物组成一周,上下有凸出饰面甚高的弦纹为界。再下即为装饰腹部周壁的主体花纹,周带宽而高,以三联式肥遗型动物纹构成一大周带,每一单位的正中,有一挺出饰面甚高的棱脊,遥与上在肩部的棱脊、下与圈足的棱脊成一三段直线,主体花纹的棱脊代替了肥遗正面的鼻梁。躯干上下饰有羽纹,两边尾端的下角,另有眼纹及各型粗线云雷纹,羽纹填空。

圈足三段有弦纹三周,下半亦刻划肥遗型动物三单位,两旁以羽纹及眼纹填空。

(乙)牛头方肩尊形器(R2070 图35,图34〔2〕)

小屯M331出土。高341公厘,肩宽300公厘,容量为13110立方公分。有三浮雕牛首,分附于肩上下的三个方向,距离相等;牛首的两角似属黄牛型,面部亦较前器牺首为短。

肩上花纹一周,平均分成三单位,各以浮雕的牛头顶上的两角为中段花纹,两旁的饰面与器面平,左右各刻一夔龙纹,以尾部向中间牛额上的双角。夔龙以宽条表现,周带衬以细线云雷纹。

腹部上缘亦有窄周带纹。除以浮雕牛头下段口鼻部分三分此一周带外,三弧的横带又各为挺出弧线中间的棱脊中分;故全部周带可均分为六节,每节均以二肢目纹横排,全周共有此类目纹十二个。目纹用宽条粗线表现,周围以细线云雷纹填空。

窄条周带下为主体花纹。主体花纹以高棱脊三分,每单位再以棱脊中分左右。大型的肥遗型动物用粗宽条刻划,两尾端均上卷,下角填以宽条正角的双肢的眼纹。细线云雷纹填空。

足部花纹周带上有弦纹一道,中部花纹周带亦以三联式肥遗型动物纹构成;粗宽条表现,细线云雷纹填空。

(丙)羊头方肩尊形器(R1073 图36,图34〔3〕)

侯家庄HPKM1400出土,纯缘折失。圈足甚高,残高(至肩)223公厘,足高90公厘。有铭文一字img

纯缘是否有文饰,不知。但有残片,若属此器,可证纯缘部分亦有花纹。

肩部尚保存。方肩上有浮雕螺转角羊头三头,角尖突出饰面,口部与肩折齐,各头距离相等。嘴下,腹周壁各有上下行的棱脊,至腹底中止,但在圈足上另起棱脊,与腹部棱脊遥接,成一中断的直柱。腹外表与圈足外表,各有棱脊六条;但方肩上却只有三条,另三条的地位为浮雕的羊头代替,它们与腹棱脊足棱脊遥相接。

肩上花纹带为羊头和棱脊六分:每一单位各有一横躺的高角卧龙,以羊头为界,以棱脊为中点;每对卧龙均头向棱脊,对称地排列,以宽条表现,细线云雷纹填空。

腹部主体花纹一周带,上缘有云雷纹花边;主体纹亦为一肥遗型动物,宽条躯干,上刻有云雷纹,以棱脊代替面中鼻梁,各尾端下,填有带肢的直角粗线。细线云雷纹填空。

足部文饰类似腹部,惟肥遗型动物的头上双角折向外,不如腹部的折向内,两下角亦无配衬的宽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