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庄西北冈东区墓葬出土之爵形器
侯家庄西北冈东区墓葬出土了十六件青铜爵形器;除了一件残破外,其余十五件都是完整的,或极近于完整的。它们都是三足双柱的;圜底的有十四件,平底的两件,弦纹的六件,具有其他花纹的十件。
表7 侯家庄西北冈东区墓葬出土爵形器之记录及文饰
照地层的分布看,六件弦纹爵形器可以分入三期,即:最早的一期为尾上刻有“木”字的一件(R1065,图47)。它的形制及作风,与侯家庄西区M1550出土的两件(R1057、R1058)、小屯乙组基址M238出土的一件(R2025)完全是一样的[11]。其他五件皆属侯家庄东区的晚期,但可再分为两个小分期:一为E7时期的两件(R1059、R1060),尾渐上翘,杯身加深;弦纹的作法仍是早期的。另外的三件,为E8期M1400大墓出土的(R1053、R1054、R1055),作风焕然一新,弦纹呈现竹节形的作法(参看第三章第三部分及图42),可能它的产生方法与其他弦纹略有不同,尾的上翘更高,在弦纹爵形器中作风另具一格。
十件有花纹的爵形器中,九件甚为完整;另一件只剩流、尾及尾下的残片(图48),但它的全形可根据其他类似的器形予以复原。十件中,六件的花纹作法为堆雕模文,四件为浮雕模文。浮雕模文四件中之一件(R1051)为大型的平底器,鋬的上部与杯身外表动物面的分界处,与动物面的鼻形,都由浮雕法表现,作上下直行的棱脊状。这一件爵形器在侯家庄东区的墓葬群中,为最早出现的浮雕标本(E4)。属于较晚一期的(E5)浮雕R1064,为侯家庄出土爵形器中花纹最特殊的一件。这一器的主体花纹是全部动物面,由地面高出,浮现在三个不同的水平上,形成了一种半立体型浮雕(见前文);主体花纹的全幅由三个单位(动物面)组成(详见图37、38及其说明)。另外两浮雕花纹的标本(R17692、R1056)都具有棱脊;一由云雷纹动物面构成,另一器为宽条动物面。
以堆雕模文乙种法表现花纹的六件,分布在侯家庄东区的四个不同时期的墓葬中,即E1的M2046出土两件(R1066、R1067,图23、24),E3的M1049出土一件(R1052,图20),E4的M1022出土一件(R1050,图12、13),E6的M1795出土两件(R1061、R1062,图21、22)。E1的两件的文饰内容都是单层的宽条动物面,上面没有山峰纹。E3的一件,在主体的宽条动物纹上另加山峰纹,并且在鋬下刻有铭文一字。E4的一件为大的平底器,杯身前后没有棱脊划分动物面的界限,但是主体花纹虽为堆雕模文,鋬上却有浮雕的牛头;主体花纹上有一周花边,并有山峰纹矗立其上。E6的两件,主体花纹相似,均为宽条动物面,在鋬下并有相同的铭文一字。
在这一区出土的爵形器中,根据地层的先后,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演变的痕迹。六件弦纹爵形器的演变情形,在上文已经有所说明,最可以注意的一点,为:这种仅具弦纹的爵形器的流行,从早期的墓葬起一直延长到这一区的最后一期,表现了若干不同的作风。同区出土的有花纹的爵形器,在早期为堆雕模文的作法;到了E4时期,开始了浮雕的作法,这一时期青铜的制造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因为资源丰富,器形得以加大,表现方法也富有创造性,这一鼎盛期一直延长到E5所代表的时代(R1064)。到了E6时代,可以说是堆雕模文的最后一期,在这一期以后的有花纹的爵形器都采用浮雕方法表现装饰用的花纹。
侯东区出土的爵形器中,除了两件平底的外,在器形方面都是标准型的;只见于本区的特点,尤其是在花纹方面所表现的特点有:(1)鋬上有浮雕的牛头;(2)花纹的浮雕表现法,表现出棱脊;(3)浮雕模文甲种的云雷纹动物面,乙种平地大宽条动物面及丁种平地宽条动物面;(4)竹节形弦纹。这几点都不见于其他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