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阳发掘出土的青铜器所作的专门研究,这是第五本报告,也是有些古器物学家类别为“礼器”的最后一本。发掘出土的这一类的青铜器,在史语所的田野工作所得连此本记录的一起算为一百七十件上下:若只算小屯、侯家庄两地所出的有一百七十件;但若加入后冈等地所出的并算在内,总数字就在一百七十件以上了。

若分类统计,这个总数所包括的,除觚形器和爵形器外,以鼎形器及斝形器最多。这四类器物,已在前四卷内分别加以叙述、论列。现在的第五本,包括了除上述的四种以外所有的青铜容器(或礼器);器形类别在十种以上,各形标本的数目,最多者有九件;不少的种类,只在殷墟出现了一次——如罍形器、盉形器、簋形器等。这卷描写的青铜礼器,共为五十三件;其中除了两件器已佚失的顶盖外,五十一件青铜器可分为五大类,计圜底的六件、平底的两件、圈足的三十八件、三足的三件、象形的两件。照这一分类,圈足器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数目;按古器学家的标准,圈足器又可分为十目,各目都有很古的名称。

这卷的体例,也同前四卷一样,将各器分别描述,附以照相及解剖图,制为图版,各加个别说明。

讨论部分,仍分上下两篇:上篇讲铸造技术,下篇讲形制花纹。

关于殷墟出土的青铜容器之研究,我们的工作由此卷的出版告一段落。

其他的青铜器,如用具、武器、车马饰件等,将另作处理。

本篇之材料汇集、图版说明及参考材料之检查,以及排版之校对皆由考古组技士陈仲玉协助;照相由宫雁南君摄制,插图等件由黄庆乐君执笔。至于上篇之技术部分,概由技正万家保及其助手负责完成;特此记志。

李 济

197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