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羽纹动物五例
羽纹动物图案见于R2036(图20)、R2037(图21)、R2041(图22)、R2043(图23)、R2046(图24);五例之正面图案均见图2。
R2036(M188)一器,保存了斝形器群中见于周壁表面最繁缛的文饰,上下两周花纹配置整齐;上周正面图案完整无缺,下周正面失去了右下角,可参照鋬左、鋬右两花纹面复原。线条有粗细两种;面部各器官,上下差异不大;躯干轮廓及尾端的曲线成一种几何形的排列,横卧之长条身,作平直宽带形,近尾部处作正角转向上;尾端再作正角转向外,尾尖由细线云雷纹结成。躯干上下及尾部以后之羽纹,皆平行齐排;填空之云雷纹,皆为较细线条。
羽纹由平行的两宽条构成,向外的一端合并成一削尖状,偏向左或右。向内的一端,一线拉长卷成螺形云雷纹状。下表详列见于这一器六个饰面羽纹的统计:
表5 R2036 斝形器上六个饰面所见之羽纹统计表
这一器上周的饰面,如同其他的斝形器上所见的文饰一样,较下周稍小,高度宽度各小一公分余,但羽纹的总数却多了一个。在同一周圈内,三个类似图案里,羽纹的数目也不相同(见表5),这些数目的差异,可能与饰面的大小有关。今将上下两周饰面的面积,按其平均高宽度计算如下:
表6 R2036斝形器上六个饰面面积及羽纹总数表
上表足以证明,羽纹的多少虽与饰面的大小有若干关系,更要紧的是它们所在的地位。面积相同的饰面,位置在正面的,与在鋬左鋬右的比,正面的(如上周的正面与下周的鋬左面比)羽纹就比两侧加多了。
R2041(M331)、R2043(M331)两器的花纹制作方法差不多完全相同如下列各点:
(1)面孔部分,鼻梁下端止于口部,上部剖开前额为两半;
(2)口部横越鼻下端,将左右两对称的半面,联成一体;
(3)全部图案,用两种线条表现,线条粗细分明;
(4)羽纹由宽条与细线共同组织,并有填空云雷纹;
(5)鋬下花纹中断;
(6)足部横截面,均作
形(第五级)。
两器在出土时,均已破裂,虽经复原,但有若干部位,似与原始形状仍有若干距离。根据现在复原的尺寸比较(见图22、23的说明)它们各部相差很少。所以,这两器也可以认为属于同一时代,并且可能是同一工厂的作品。
若与R2046的花纹比较,它们的重要不同点,如表7:
表7 R2041、R2043与R2046花纹的比较
上表所示的若干分别,虽只是细节,有些却代表了一般的作风,表现了时代的先后,但均不影响全幅图案的基本组织。
R2037(M188)一器的体积较前三器为小。上周花纹的正面,高4.2公分,宽13.9公分;下周正面高4.3公分,宽14.9公分。与前三器比,各单位饰面,少了四分之一以上。排在这一较小的饰面上之动物图案,除了比例的缩小,也删去了若干繁文缛节,中间的面孔和两旁的身躯之安排,没有变动;惟躯干较短,上下的填空羽纹数目大减。口部的形态,保持了R2036所具的钩齿;同时横越鼻梁以下的作法,又类似R2041、R2043两形。下周兽面的角尖转向内,上周的角尖转向外;长条身下,没有羽纹。
线条的粗细,无显著的区别;描写羽纹之两平行线,较他线略宽。
R2046(M388)的文饰用刻划范文的翻印花纹作法,以细线阳文组织,线条极匀称;花纹排列,虽如其他四器,但尾端上扬卷向内;眼上的两角,在下周正面的与上周正面的同形;躯干上下有羽纹;尾后无羽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