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性气质

1 女性气质

有些理论家坚持认为,女性气质的实质就是把女性完全地性感化,让女人学习从男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把自己的性当作女性身份来接受(麦金农,1982)。从这种观点来看,为了获得社会性别化的身份,妇女不得不以男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培养可以吸引男人的女性气质。结果,女人的自尊受其外表影响,她们吸引他人、尤其是引起男人欲求的程度,这些都影响到妇女的自尊。英国的批评家、学者罗斯·科沃德(Ros Coward)这样解释说:

大多数女人对此都有亲身体会:男人是由看外貌形成对女人的看法的,考虑外貌,这可能是他们看女人时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这一原因,女人对自我形象的感觉与安全、舒适混合在一起。在这个社会,自我形象又与评价其是否引起男人欲求的程度纠缠不清。由于可欲性被提升为性关系的关键因素,这在女人看来就变成这样的情形,被男人爱与呵护的全部可能都取决于一点,要看她们的外表会被如何接受。(1984:78)

女性长得是什么样成为至关重要者:社交关系的成功有赖于是否具有吸引力,而是否具有吸引力全靠形象的视觉效果。

人们所公认的女性化外貌是大众传媒、时尚及相关产业塑造的。具有女性化特征,除了别的因素外,涉及到特定的消费模式。按照传统规范,具有社会性别特征的外表要通过大量的装饰和美容来完成,尤其对女性而言是如此。必须通过努力来建立女性化的身份,而这种努力也让大多数女性乐在其中。打扮是女性日常生活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个过程,女性才有可能为自己建立起社会所接受的女性身份。这里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有关女性气质的观点。如此看待女性气质,并不减低女性外表及其可能的结果在视觉上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但这一观点表明的要点是,女性气质并非仅仅是妇女被性欲化的问题。从这个观点来看,女性不仅是把自己转变为“性对象”。事实上,她们是在积极从事自我创造。我们可以把“女性气质”(feminine)这个词从形容词变为动词,即“女性化”(feminize)的女人。当女人上街买衣服、买化妆品时,她们就是在做决定,决定如何使自己女性化。

女性气质延伸到各种体制,通过话语组织妇女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特定的社会空间结构。如此,它也是种种概念、论题、形象的集合体,是社会关系、社会实践的集成。女性气质遍及商业及大众传媒话语,它与之密切关联,这尤其见之于杂志产业及生产服装与化妆品的时尚产业。但最重要的是,女性气质与妇女的身体密切关联,并通过妇女自己而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