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

1.早期性与奠基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至胎儿期),是最早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价值观形成、性格培养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学前期是儿童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家庭的早期教育常常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期(0—7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在此阶段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么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2.全面性与广泛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教育。因为其融合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有关的一切知识人们都可以从家庭教育中学习,包括从学吃奶、吃饭、穿衣,到学习社会知识、文明习惯、生存技能等。可以说,家庭教育远远超出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从另一层面来说,家庭教育十分普遍,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只要有家庭、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每个孩子自出生开始就必然接受家庭教育,每个人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

3.自然性与随机性

家庭是儿童天然的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中,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受到家长们自然表现出的性格、为人处世、生活方式等的影响,这就体现了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家庭教育的自然性导致了它的随机性。家庭教育往往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它一般没有明确的目标、教育计划和教材,也没有专职教师等,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与条件对孩子进行教育,方法灵活多变。

4.亲情性与权威性

家长与儿童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家长身上有着教养子女的责任与义务,而家长对子女的深厚情感使得家长为了把子女培养成人可以无条件地倾尽全部心血,从而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子女对家长有着信赖感和依恋感,在儿童的心目中,家长具有崇高的地位,因而家长对子女具有权威性。家长是家庭生活的组织者,儿童十分敬重家长,能自觉地服从家长的管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5.持久性与连续性

与幼儿园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是稳定的,不管年级、班级、老师、课程怎样变化,家长的教育方式与风格、家庭的生活环境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影响,对于孩子良好习惯与性格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而且,家长与子女相处时间持久,有利于家长全面、细致、系统地了解孩子,根据孩子发展的实际,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

这一特点还表现在家庭早期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作用的。家庭早期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不会随着孩子入学和离开家庭而失效,而是在人的一生中持续地发挥作用。

6.差异性与继承性

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尤其是在家长素质、家庭生活氛围、儿童的发展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家庭差别很大,这决定了每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有差异的。

差异性还表现在家传家风的继承性上,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一样,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家庭个性特征,这就是家传与家风。人们在家庭里接受了父祖辈对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长大成家立业后,也用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用从父祖辈那里接受影响和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和家庭传统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后代,从而实现了家传家风代代相传。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1.家庭教育的条件具有不平衡性

首先,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胜任家庭教育。有的家长重视子女教育,也有教育的能力,有的家长素质不高,对子女不负责任,没有教育子女的能力。总体上看,家长所掌握的知识经验、技能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家长大多不是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士,其教育水平与教育能力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由于家庭生活条件差别很大,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具有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不同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复杂的。

2.家庭教育的非理性

由于家庭教育一般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家长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家庭教育的盲目性大、随意性强。首先,教育内容具有片面性。家长的知识面再宽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教给儿童发展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只是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教给孩子,这就使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产生片面性。由于父母的儿童观、教育观偏差,家庭教育也会出现片面性。

其次,教育方法往往缺乏理性。缺乏理智、感情用事是家庭教育的通病,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基础的,但是,这种亲情关系常常导致家长缺乏应有的理智,遇事感情用事,容易产生种种非理性的教育行为,对孩子时而严格要求,时而娇宠溺爱,如果父母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亲情关系就会成为教育子女的不利因素。

3.家庭教育的封闭性

家庭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所以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封闭性。首先,家庭教育是在家庭内部进行的,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和培养目标主要由家长主观决定。一般的家长都希望子女听从自己的教育,接受自己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其次,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居室走向了独门独户,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家庭教育的天地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