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的主要材料
阅读材料,泛指一切传递信息的符号,包括文字、语音、图画、标识等,亲子阅读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绘本(图画书),因为它和儿童的本能相契合,对于绘本的选择,也要有科学的指导。
(一)绘本的种类
关于绘本有一个普遍的说法:图画书适合0—99岁的人阅读。日本的纪实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一生有三次阅读图画书的好时机。第一次是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做了父母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人生过半,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
关于绘本的分类,我们可以按其内容、制成形式、作家的国别、产生的年代等标准进行分类。本节将按照图画书的内容进行分类,首先分为故事类和知识类两大种类,同时结合图画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价值,再进行细分。
表5-2 绘本的种类及示例
(续表)
(二)绘本的选择
顺利地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活动,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优秀绘本,优秀的绘本是亲子阅读的重要载体。松居直先生认为,挑选优秀的儿童书籍“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图画书,亲自体验书中的文字如何与插图相协调,故事又是怎样清晰地展现给读者的”[5],这也是作为父母为孩子选择读物用心的表现。接下来,就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优秀的图画书提供几个有效建议:
1.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根据优秀的推荐书目选择好书[6]
推广亲子阅读的网站、儿童图书馆、专家学者等都为亲子阅读列出了各种推荐书目,这些推荐书目便于家长在浩瀚书海中,挑选出适合自己孩子年龄阶段和兴趣所向的绘本。同时一个完整的推荐书目,通常也会考虑各类绘本的合理比例,不让阅读“乏载”也不“超载”,比如,有童话类、科普类、生活类绘本。比较著名的有红泥巴读书俱乐部的推荐书目和亲近母语课题组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书目推荐等。
2.根据儿童的经验和需要选择好书
选择儿童本位的图画书,遵循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选择与孩子经验相关的,色彩鲜明,插画与内容文字密切相关的图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别特点来选择阅读材料。就年龄来说,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可以为其选择色彩鲜艳、情节简单、图案清晰的图画书,通常以故事类图书为主;中班幼儿阅读能力发展比较迅速,可以为其选择每页有多幅画面的图书,图书的选择可以增加知识类图书;大班的孩子知识面逐渐扩大,充满求知欲,可选择一些文字较多的阅读材料,适当增加科普类读物,以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就性别来说,男孩多喜欢知识类、科普类的阅读材料,女孩多喜欢具有丰富情节的故事类的阅读材料。
3.根据作者的名气和童书的获奖选择好书
家长要多花点心思去阅读推荐书目,查阅相关书评,了解一本优秀绘本的影响力。在全球童书领域,有几个重要的奖项: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奖和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
国际安徒生奖(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由国际少年儿童读物联盟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以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图书作家,从1965年起,也授予优秀的插图画家,它是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例如,中国的曹文轩在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作家奖,英国的安东尼·布朗在200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插图奖,代表作:《我爸爸》《我妈妈》《大猩猩》《胆小鬼威利》。
美国凯迪克大奖(The Caldecott Medal),始于1938年,是为了纪念19世纪英国绘本画家伦道夫·凯迪克(Randolph J.Caldecott,1846—1886)而设立的。凯迪克大奖是美国最具权威的绘本奖,被认为是图画书的“奥斯卡”奖。着重于作品的艺术价值、特殊创意,以及“寓教于乐”的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发另一个思考空间。出版商会在获得大奖、荣誉奖的图书封面,贴上印有凯迪克著名插画“骑马的约翰”的奖牌,金色代表凯迪克大奖,银色代表荣誉奖,得奖书籍会像获颁荣誉勋章的爵士一样风光。比如,美国作家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出没的地方》1964年获得凯迪克金奖,197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插图奖。美国作家大卫·威斯纳的多部绘本获得凯迪克金奖,比如《疯狂星期二》(1992年获金奖)、《三只小猪》(2002年获金奖)、《海底来的秘密》(2007年获金奖)。
凯特·格林纳威奖(Kate Greenaway Medal)是由英国图书馆协会(The Library Association)于1955年为儿童图画书创立的奖项,主要是为了纪念19世纪伟大的童书插画家凯特·格林纳威女士所创设。凯特·格林纳威女士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贴近儿童心灵的艺术家之一,她奉献给大家的儿童读物不仅温馨感人、风格优雅,而且善于用儿童的眼睛来看世界,从而使平凡的生活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缤纷的色彩。奖项有“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奖”及“提名奖”,虽然是英国儿童图画书的最高荣誉,但得奖者却不仅限于英国国籍的插画家,除鼓励英国本土的创作人才之外,亦不忘兼顾国际性,这也使得“凯特·格林纳威奖”在挟其历史性权威之余,气势格局益加宏伟磅礴。比如,安东尼·布朗的《大猩猩》在1983年一经问世就获得该奖项,英国作家罗伦·乔尔德的《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于2000年获此殊荣。
图5-4 国际安徒生奖图5-5 美国凯迪克奖
图5-6 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
4.根据绘本的组成要素选择好书
一本绘本在手,父母首先要阅读,从绘本本身去评判它是否适合孩子,包括:“(1)人物数量不要太多;(2)情节要简单;(3)话题应该为孩子所熟悉;(4)故事里的语言是押韵的;(5)故事的可预测性以及意外的结尾;(6)插图要清晰;(7)故事长度合适,叙述节奏明快。”[7]我们还建议父母去读一读绘本的导读,从导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和画家的创作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绘本,也能在绘本—成人—孩子之间形成生态互动。比如,中国台湾作家方素珍的《我有友情要出租》,由台湾专业插画家郝洛玟绘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这个书目是否有权威性,教育部已发文不承认任何一个阅读推荐书目。一开始阅读这本绘本时,作为成年人,首先关注的是字,读完文字,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后来看了导读,才发现错过了好多精彩的画面,比如,整本绘本运用大量的暖色调让友情持续升温,构成温馨感人的画面;比如,在黑猩猩身边有一个朋友自始至终跟随着它,那是一只小老鼠,而且每一页还有其他小动物在不远处看着黑猩猩和咪咪游戏;比如,咪咪的洋娃娃和咪咪的打扮及表情都是一样的……其实,大猩猩很友好,很善良,他的幸福不是那五块钱,也不是那一块钱,和那个“牌子”无关,更不是输赢,而是陪伴。但他为什么没有朋友?在每一个瞬间,都有不同的小动物在一旁羞怯地望着大猩猩和小女孩,只要大猩猩转身,只要他微笑,只要他张开臂膀,只要他勇敢地说一声:“我们交个朋友吧。”那么,他便不会是那个孤独的背影。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不妨鼓励孩子细心找找图画里的动物,细致观察人物、动物的表情,通过这一游戏让他明白: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诚心诚意,主动大胆,一定能交到好朋友,整个故事的基调也就没有那么忧伤了。
图5-7 《我有友情要出租》内页之一:右侧都是动物的剪影(这些动物在前面的画面中都出现过),小老鼠在树丛中头抬着看牌子,洋娃娃被黑猩猩紧紧握在手中
图5-8 《我有友情要出租》内页之二:前一页翻过来,在左侧就出现了同前一项一样的动物,同时树林里还藏着其他动物,小老鼠紧紧地跟在黑猩猩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