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审美教育的含义和价值

一、学前儿童家庭审美教育的含义和价值

学前儿童家庭审美教育是指家长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为内容,借助形象感染的手段,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充实他们的气质个性,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一)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积极进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从小就有向往美、追求美的自然表现,比如他们爱穿漂亮的衣裳,爱听悦耳动听的歌曲,爱看色彩鲜艳的东西。他们乐于在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他们爱美的天性是开展家庭审美教育的基础。父母应善于因势利导,用生活中和艺术中美好的东西来满足孩子的精神生活需要,为孩子提供各种玩具、书刊,给孩子讲美好的故事,让孩子在美的事物的陶冶中,逐渐养成坚强个性,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家庭美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更多自由的、愉快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使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趋善趋美人格素质以及具有和谐独立心理结构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有益于儿童美好心灵的塑造,充盈生命

儿童的心灵靠生活来塑造,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场所,孩子的心灵就如一张洁白的纸,需要父母为他精心描绘。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艺术性、感染性,是寓于情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生活中,父母应注意培养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尽量为孩子创设美的家庭环境,努力提高孩子的思想境界。在童年时代形成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的思想境界,往往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会起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家庭审美教育的过程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审美愉悦的过程,家长用充满惊喜、赞赏的目光寻找孩子的进步与优点,通过审美情感的交流使亲子关系更加密切。

(三)有助于激发儿童探求真知的欲望,心智成长

自然界中处处充满着美的魅力,激发着孩子强烈的求知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父母通过种种途径的审美教育,使孩子的审美意识和智慧得以萌芽,变成科学探索和艺术创造的动力,对他们的兴趣爱好进行引导,从而开启孩子的智慧。可见,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孩子对美的事物的爱好和兴趣,拓展他们的探求精神,是开发儿童智力的一把钥匙。例如,带领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中,通过欣赏大自然无限美好的风光,从而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