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保证家庭的生活质量
1.优生优育,规避生育风险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家庭有自主选择权,可以生二孩,也可以不生,生的前提是一定要做到优生优育,和生养一胎一样,做好生育咨询工作,尤其当母亲年龄偏大时,高龄生育的风险要请专业的医学人士提供科学的评估,做好孕前检查与孕期保健,定期产检,有效规避生育缺陷二孩的风险。
2.盘点开支,确保教养投资
调查发现,不想生育“二孩”的父母近八成是因为“经济不允许”,其次是由于“没精力照顾”。[3]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增大,孩子从出生到求学到就业到结婚生子,作为父母要付出得太多太多,不仅需要投入物质资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需要盘点生养二孩的具体开支,对二孩降生所增加的经济支出与教育成本有初步预期。其次,合理评估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既不能因为生育二孩影响家人整体生活品质与大孩的教育投资力度,也不能因为经济原因而把其中某个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最后,制定合理可行的理财计划,为养育二孩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与动力。尤其要注意增加家庭紧急备用金的额度,因为孩子在刚出生的几年里花销较大。[4]
(二)转变观念,重视教养中的因材施教
1.理智施爱,爱而不娇
家中有了两个孩子之后,父母将所有的注意力和希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的现状自然会得到改变,父母要学会树立“理智施爱,爱而不娇”的家庭教养观念。正如前文所述,二孩家庭更容易也更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和合作分享的能力,家长不包办、不代替,鼓励孩子们敢于面对困难,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学习合作分享,在手足合作分享中体验快乐。
2.承认差异,因人而异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年龄、性别上,更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认知风格上,所以,不要在两个孩子之间做比较。过多的比较,只会产生负面效应,让孩子们产生心理隔阂。家长要正面接纳孩子们的所有,切不可将大孩的教养经验直接复制到二孩身上,应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养,从每个孩子擅长的领域培养兴趣,激发潜能,因材施教,欣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三)营造氛围,努力做到均爱勿偏
1.一视同仁,公平教育
从一孩家庭到二孩家庭转变的过程中,父母要致力于为孩子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享受平等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两个健康快乐的孩子。“首先,父母要摒弃‘男尊女卑’‘以大让小’的错误观念。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作为平等的个体,她们理应享有父母同等的关爱与照料。同时,年龄大小也不是决定被爱需求的反向指标,父母不能要求一孩在二孩出生后获得心理上的完全成熟与独立,要允许且重视一孩在情绪上的波动。其次,父母要在行动上践行公平性原则。无论是买礼物、对幼儿提出纪律要求、安排幼儿承担家务,还是陪伴幼儿游戏都应该做到一视同仁。此外,在面对幼儿之间出现的冲突时,父母可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解决,也可以采取以理服人、公平决断的方式进行干预,但绝不能出现偏听偏信、袒护一方的行为。”[5]
2.严慈相济,尊重理解
评定父母的教养类型,可以从“控制”和“爱”两个维度出发,划分四种类型的父母,分别是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娇宠型父母和冷漠型父母(见图4-1)。理想的父母是权威型的父母——控制(对孩子提出符合年龄的成熟的要求)+爱(关心、信任和尊重、理解孩子)。[6]所以,父母既要细心呵护两个孩子,也要对两个孩子提出适当的、合理的要求和期望,严慈相济方能得良子。否则,等孩子们形成不好的习性,再去纠正,就难上加难。两个孩子在不一样的年龄,其特征也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孩子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方面。所以,父母就应该认识两个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基于此对孩子进行引导,提出相应的要求,跟随孩子的成长,不断对教养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家长要理解孩子对于同胞关系的反应,循循善诱,促进两个孩子之间同胞关系的接纳和发展。
图4-1 父母的教养方式[7]
(四)协调关系,引导孩子体悟手足之情
1.积极引导,化解冲突
面对二孩的来临,大孩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在大孩心理发展的调适期,家长应尽量向大孩倾注与以往一样的爱,使大孩切实地感受到被爱、被关注。父母给予的爱可以让大孩产生一种内心的平衡感和安全感,在形成这种情感平衡之后,才有可能培养其对弟弟妹妹的责任心。只有当家长对大孩施加了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才能让其最大限度地树立起责任心,当大孩有了责任心和爱心,大孩与二孩甚至与其他孩子的相处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孩子之间的竞争也是难免的,当竞争出现时,家长要做的不是将其立即平息,而是要利用机会,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分辨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培养孩子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进行良性竞争的意识,在良性竞争中不断提高自己,在竞争的同时,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和解争端,并在和解的过程中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一些相处之道。
2.建立规则,培养感情
建立平等相处的规则,是培养手足之情的根本。典型的“你是哥哥(姐姐),必须让着弟弟(妹妹)”,不利于两个孩子是非观念的建立以及感情的培养,应该建立“对事不对人”的公平相处的原则,凡事讲道理,年幼并不是获得照顾的借口,年长也不是无限付出的理由。父母可以借助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游戏,在亲子游戏中帮助大孩积累与二孩相处交往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鼓励大孩成为二孩的学习榜样,促使大孩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在弟弟妹妹心目中的示范作用,也可要求二孩学习大孩的优点。家长致力于为两个孩子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享受亲情,发展同胞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