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盖湖历代因革演变研究
尹玲玲 王卫
两浙地区一直以来因其丰富的地方志、宗族家谱、文人笔记等文献史料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农田水利问题的主要区域之一。陈桥驿先生在对以鉴湖为代表的宁绍地区湖泊群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湖泊垂直运动理论,认为在特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宁绍地区的湖泊循环体现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调整和改造,为后来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思路。
钱杭先生以杭州萧山湘湖为研究对象提出的库域型水利社会理论将水利共同体与水利社会概念作出区分,认为不必过多顾及共同体理论的概念体系,不必在实际生活中去刻意寻找共同体,而是要把握住共同体理论的核心范畴——共同利益,运用共同体理论的分析方法——结构、互动,深入到中国历史上那些实实在在的水利社会中,观察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并从类型学的角度,全面深化对中国水利社会史的认识程度。
在日本历史地理学界中,着眼于江浙,特别是宁绍地区水利探讨的论述比较丰富。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独树一帜地提出宋代分期说和自宋至明初400年间的周期演变说,尤为学界所重视。佐藤武敏以浙江省萧山县湘湖为中心,对宋代宁绍地区湖水分配的研究令人注目。本田治对夏盖湖水利系统的研究,则是该专题目前所见仅有的专篇研究成果。夏盖湖作为宁绍平原上曾经的超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其沿革演变因其代表性而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意义。与该地区其他湖泊相比,有关夏盖湖的文献资料相当丰富。但夏盖湖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却没有专门的研究论文,一些学者在农田水利类著作里有所涉及,但多为一笔带过,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
本文以当地古籍文献资料为基础,以前辈学者相关研究成果为借鉴,对夏盖湖的水利灌溉系统、上虞周边自然环境、周边五乡(永丰、上虞、宁远、新兴、孝义)受其承荫情况进行深入考察,力求对夏盖湖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以及人为、自然因素对河湖水系的影响进行梳理,着力探索各个历史时期其废复存续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