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四川省楚文化研究会学术著作编委会
序言
引论 楚文化正名
一、文化与文化精神
二、荆楚文化、楚国文化与楚文化
三、楚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价值
上篇 楚文化内涵
第一章 楚文化的人文地理
第一节 地理:南北文明差异
第二节 人文:南北阴阳互补
第三节 神话:南北巫、史分流
第二章 楚文化的巫术基因
第一节 泛神信仰
第二节 巫术的三种类型
一、与实用科技融会一体的方技
二、有神秘预测功能的术数
三、沟通人与鬼神关系的巫术
第三节 楚国的巫文化
一、“巫山云雨”的象征
二、庙堂上巫官权重
三、民间普遍崇神尚鬼
第四节 楚文化的巫传统
第三章 楚文化的“自然”之道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诞生
一、道家诞生的社会土壤
二、巫文化的理性升华
三、从老子到庄子
第二节 宇宙之“道”:自然而然
第三节 认识之“道”:涤除玄览
第四节 治世之“道”:无为而治
第五节 人生之“道”:主阴贵柔
一、有待与无待
二、内敛与扩张
三、阴柔与阳刚
第六节 审美之“道”:天人合一
一、“和”:审美本质
二、乘物以游心:审美方式
三、淡然至极:审美取向
第七节 养生之“道”:少私寡欲
中篇 楚文化演变
第一章 屈原现象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楚国贵族中的儒士
第三节 变法遭挫的能臣
第四节 浪漫主义骚人
第二章 黄老学说
第一节 黄老学说由来
第二节 黄老学说与稷下学派
第三节 汉初的黄老之术
第四节 黄老之术的历史周期律
第三章 魏晋玄学
第一节 玄学的诞生
第二节 玄理的探讨
第三节 “人”的复苏
第四节 “文”的自觉
第四章 道教诞生
第一节 道家宗教化
第二节 道家学说与道教教义
第三节 道教的构成
第四节 道教的“修仙术”
第五节 道教与“三教合一”
第五章 宋明理学
第一节 理学:道“理”儒“用”
第二节 道学与理学的分野
第六章 启蒙思潮
第一节 早期启蒙思想家李贽
第二节 现代启蒙先驱者鲁迅、胡适
下篇 楚文化影响
第一章 楚文化与民族性格
第一节 豁达淡定
第二节 乐天知命
第三节 中和宽容
第四节 示弱顺从
第五节 实用理牲
第二章 楚文化与古建筑
第一节 风水:建筑的气脉
第二节 自然:建筑的原理
第三节 空间:“有无相资”
第三章 楚文化与中医
第一节 道家学说与中医
一、整体理念
二、辩证理念
三、精、气、神理念
第二节 中医的巫文化基因
第三节 古代名医多道士
第四章 楚文化与艺术理论
第一节 乘物以游心
第二节 道法自然
第三节 有无相生
第五章 楚文化与艺术流派
第一节 浪漫派艺术
第二节 自然派艺术
第六章 楚文化与现代文明
第一节 “道”与宇宙生成论
第二节 “天地不仁”与进化论
第三节 “气”与现代热力学
第四节 “无为而为”与生态文明
附录一 论楚文化对巴蜀文学的影响
附录二 张大千画论与楚文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