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术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巫术的三种类型

在原始社会里,与泛神信仰紧密联系的是巫术。人类对自然、鬼神、图腾的祭祀,无论是怎样的祭祀对象及祭祀动机,采取怎样的祭祀仪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达到人与神的沟通。而人与神沟通的中介就是巫术。

“巫”字早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巫”是个象形字,据甲骨文专家许进雄教授考证,最早的“巫”字是两个“工”字的交叉,大概是行法术时所用器物的象形;以后加上两个人在跳舞,表示巫师施巫术请神灵降临。[4]也有认为,“巫”从“工”从“人”,“工”的上下两横分别代表天和地,中间的“|”,表示能上通天意,下达地情,而中间的“人”,就是指能够通达天地,与鬼神相沟通的人,即巫祝。

巫术,在中国古代是个模糊的概念。就性质而言,巫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方技、术数、巫术。古代对巫术中的复杂成分不做区分,常常混淆在一起,统一称之为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