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楚文化演变

中篇 楚文化演变

在中华传统文化系统里,楚文化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因为道家以“道”为文化精神,而“道”是统摄百家的哲理纲领,因此从深层次上看,楚文化与文化系统中所有的文化元素都发生关联。这种关联,我们可以用一个直角坐标系来标示。

横线上,即社会空间维度,道家与儒家在文化系统中居于对立的两极,一阴一阳相辅相成,两者在冲突中统一,在转化中平衡;系统里其余文化元素,诸如法、墨、名等众家不过是两极之间的变数,它们在不同层次中向两极依附与渗透。因此,在这个平面空间里,历史上所有人物或事件,从文化性质而言,都具有错综复杂性。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道家,也不存在绝对的儒家,皆是“杂”家;若有区别,也只在主导上有差异。因而,分析历史人物或事件,须全方位、分层次揭示其内在的文化“变”数。本篇第一章《屈原现象》,着重论述楚文化的空间复杂性。

直线上,即历史时间维度,楚文化与文化系统一起,“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尤其是外来文化佛家传入中国之后,中华传统文化系统形成了三维结构,即在坐标系的横线上,形成佛家—道家—儒家的三极关系。在这个文化结构里,道家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它不仅与儒家对立,也与佛家对立,同时在儒家与佛家两极之间,起有中介作用,是维持传统文化系统平衡的纽带。楚文化为了适应历史环境的需要,以及受传统文化结构的制约,自身也在与时俱进,在吐故纳新中持续进化。本篇的《黄老学说》《魏晋玄学》《道教诞生》《宋明理学》《启蒙思潮》,着重论述楚文化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