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速度快

1.2.1 速度快

速度是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也是其主要的技术经济优势所在。迄今,高速铁路是陆上运行距离最长、运行速度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

目前,中国高铁的最高速度记录是605km/h,该速度记录是2014年1月16日,中国CIT500型高速列车在实验室内测试创造的。截至2019年,中国高铁的最高运营速度是350km/h。

旅客出行在途中所花费的时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由出发地至始发站(港)的走行(或短途运输方式的运行)时间及等待时间;二是所乘坐的交通运输方式由始发站(港)至到站(港)的旅行时间;三是由到站(港)至目的地的走行(或短途运输方式)时间。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其第一和第三部分时间(以下简称附加时间)是不同的。一般坐飞机,附加时间较长,而汽车的时间较短,但对一定距离而言飞机的运行时间要短于汽车的运行时间。就公路、铁路和航空而言,所谓某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距离,即旅客出行花费的总时间比其他交通运输方式都少的距离范围。速度越高,附加时间越少,其优势距离范围就越大。当代大交通系统中,高速公路、航空运输与铁路并存,且都在迅速发展。旅客选择运输工具主要出于对速度、安全、经济及舒适度的综合比较。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活动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交通运输工具速度要求更为迫切。如果旅客出行的附加时间以高速公路为零,高速铁路为1.0h,航空为2.5h(上飞机前1.5h,下飞机后1.0h),汽车平均运行速度取120km/h,飞机飞行速度取700km/h,高速铁路最高运行速度分别取210km/h、250km/h、300km/h和350km/h,对旅客总旅行时间进行比较,其有利吸引范围如下。

小汽车:优势距离在200km以内。

航空:优势距离在1000km以上。

高速列车:速度为210 km/h,优势距离仅为300~500 km;速度为250km/h,优势距离为250~600km;速度为300km/h,优势距离为200~800km;速度为350km/h,优势距离为180~1100km。

旅客出行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除考虑时间外,还需考虑票价、舒适度、安全等因素。如果加上安全、舒适度及票价等因素,高速铁路的速度有利于将吸引范围有所扩展,即使速度目标定为300km/h,优势距离上限也将在1000k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