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4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9.2.4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为了实现进度目标,施工项目控制人员发现问题后,必须对实施的进度进行调整。调整原施工进度计划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若检查的实际进度产生的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关键线路上各工作的先后顺序及逻辑关系来实现缩短工期的目的。

对于大型群体工程项目,单位工程间的相互制约相对较小,可调幅度较大;对于单位工程内部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由于施工顺序和逻辑关系约束较大,可调幅度较小。采用此种方式进行调整时,由于增加了各工作间的相互搭接时间,因而进度控制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实施中必须做好协调工作。

2.缩短后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不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缩短后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加快进度,以保证计划工期的实现。在项目进度拖延的情况下,为了加快进度,通常是压缩引起总工期拖延的关键线路和某些非关键线路的工作持续时间。一般是根据“工期费用优化”的原理进行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①研究后续各项工作持续时间压缩的可能性及其极限工作持续时间。

②确定因计划调整、采取必要措施而引起的各项工作的费用变化率。

③选择直接引起拖期的工作及紧后工作优先压缩,以免拖期影响扩散。

④选择费用变化率最小的工作优先压缩,以求花费最小代价,满足既定工期要求。

⑤综合考虑第③条、第④条,确定新的调整计划。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上述方法进行进度计划的调整,某一种方式的调整幅度不能满足工期目标要求时,可以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进度计划调整。

在缩短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时,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达到目的。具体措施如下。

①组织措施。增加工作面,组织更多的施工队伍;增加每天的施工时间(如采用三班制等);增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数量等。

②技术措施。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缩短工艺技术间歇时间;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方法,以减少施工过程的数量(如将现框架方案改为预制装配方案),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等。

③经济措施。实行包干奖励,提高奖金数额,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等。

④其他配套措施。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实行强有力的调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