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 有砟轨道修理作业
铁路轨道的传统结构是有砟轨道,有砟轨道的主要特点是轨下基础采用散粒体道床。自有铁路以来,对有砟轨道的修理工作就集中在道床作业上。进入20世纪60年代,为适应铁路高速、重载及轨道结构重型化的发展,各国铁路竞相采用大型养路机械。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养路机械技术的进步,无论是机械的种类还是质量水平,无论是机械的功能还是智能化程度,都达到了很高水平。至20世纪8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的铁路已形成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格局,而高速铁路的修理则形成了机械功能齐全、作业质量优良、自动智能控制的模式。大型养路机械在维护、改善主要干线线路质量,提速扩能,新线开通,保证行车安全和促进工务修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型养路机械已成为我国铁路新线开通和线路维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高速铁路建成后,无论是保证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还是有砟轨道的修理作业,都离不开大型养路机械,尽早研究和确定高速铁路轨道修理的有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大型养路机械的特点是重型、高效、价格昂贵,要求的施工“天窗”时间比较长,因此进行施工工艺的研究,严密组织施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是十分重要的。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基本要求如下。
1.线路维修作业技术规定
(1)捣固作业时应设置不少于10 mm的基本起道量。当起道量为10~50mm时捣固一遍,起道量超过50mm时捣固两遍并稳定一遍,接头处应增加捣固遍数。
(2)在需变更曲线超高地段,当里股起道量大于20 mm时,应分两次进行起道。
(3)线路方向的整正可采用四点式近似法,用GVA自动拨道或查表输入修正值手动拨道。当线路每隔2.5m有准确的拨道量时,可按精确法进行拨道。在长大直线地段,应采用激光准直系统进行拨道。
(4)捣固作业结束前,应在作业终点划上标记,并以此开始按不大于2.5%的坡度递减顺坡,达到安全放行列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在圆曲线上顺坡,严禁在缓和曲线上顺坡结束作业。
(5)在有砟桥上,枕下道砟厚度不足150mm时不能进行捣固作业。
(6)站区内作业,线路起道后的钢轨顶面至接触网距离不得小于5700mm。
(7)大型养路机械维修后的线路几何状态应达到《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TG/GW116—2013)规定的要求。
2.线路大修作业的技术规定
(1)使用清筛机清筛道床,其清筛深度一般不小于300mm。
(2)清筛机枕下导槽在作业时应按1∶50的坡度向道床排水侧倾斜。
(3)被清筛线路两侧的建筑物(包括埋设在道床中的固定物)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应不小于2100mm。
(4)线路大修作业应经过三遍捣固后验交。整细捣固应采用精确法严格按照线路大修设计技术资料进行作业,其他捣固作业可采用近似法。
(5)整细捣固顺坡率不得大于2.5‰。当作业终点有拨道量时均应输入拨道递减量,以便将线路拨顺,达到安全放行列车的要求。
(6)大型养路机械大修作业后的线路质量应达到《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TG/GW116—2013)所规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