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 振动控制技术
2025年09月26日
8.3.3 振动控制技术
按照振动传播的三个环节(振源、传播途径、受振点),主要控制技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动车组方面
(1)动车组车辆轻型化:降低车辆轴重,以减小轮轨之间垂直动力作用。例如,日本新干线减轻车辆轴重有明显效果,轴重由16t降到11.3t,Z振级平均值在12.5m和25m处降低3dB左右。
(2)采用弹性车轮:在轮箍与轮心间填夹橡胶垫,以防止振动和消除轮轨间的“唧唧”声。
(3)改进车辆的转向架结构:如选择柔软的弹簧悬挂系统,以降低车体的浮沉自振频率;安装具有适当阻尼的油压减振器,以减轻车体的横向或垂直振动;采用空气弹簧和橡胶件,以隔离和吸收高频振动,避免产生二次激励振动等。
2.线路、结构物方面
(1)采用无缝长钢轨,将钢轨修磨使其平滑。
(2)采用弹性轨枕和道砟层,以及减振式板式轨道。
(3)提高沿轨道方向的弯曲刚性,以弥补轨道弹性系数降低的不足之处。例如,日本新开发的梯子形轨枕就是一种提高刚性的方法,对减振十分有利。
(4)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桥,改变梁式高架桥的长度和跨度,采用减振性支座,安设动态减振器,控制减振辐射方向;尽量不采用无砟钢结构桥。
(5)采用隔振沟,设置柱列式、全反射、连接型的隔振墙,以控制振动的传播,避免产生二次激励振动。
(6)采用排水固结法,设置人工复合地基、反压护道、基底约束齿墙等,使其路基稳固,减轻振动的频率。
应当指出,噪声环境与振动环境影响相互联系,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方能保证实现降噪、减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