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振动污染
2025年09月26日
8.3.1 振动污染
列车运行产生振动,对铁路两侧环境产生振动污染,首先表现在对周围居民睡眠的干扰;其次是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以及对学习和工作的干扰;或者引起古建筑物保护者的忧虑而要求采取措施。因此,控制高速铁路振动对环境的污染与噪声污染一样,都是高速铁路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环境振动按振级变化不同分为如下三种。
(1)稳态振动:在观测时间内振级变化不大的环境振动。
(2)冲击振动:具有突发性振级变化的环境振动。
(3)无规振动:未来任何时刻不能预先确定振级的环境振动。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产生的环境振动属于冲击振动,根据日本对新干线振动的实际测量结果,受振点的振级变化很大,距线路20 m处,列车速度大于160 km/h时振级为70~95dB。
高速铁路引起的环境振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
(1)受振点的距离:受振点离轨道越远,振级越小,即在同一环境下,受振点的振级递远递减。
(2)地质条件:高速铁路路基的地质条件不同,振级是有差异的,软土层振级较大,冲积层较小,洪积层更小些。
(3)列车运行速度:受振点的振级与列车速度成正比增长。列车在轨道上行驶时,车轮的垂直动载荷比静态时要大,且随列车速度的增加和轨道不平顺将急剧增加,引起轨道的振动加速度急增,致使铁路两侧环境振动具有明显的速度效应。
(4)高架桥的结构:混凝土结构比钢结构桥振级要小。
(5)线路结构:线路为路堤时振级较小,而线路为路堑时振级较大。
此外,在相同列车速度、距离等条件下,高架桥的结构与线路结构相比,铁路环境振动将大幅度降低,国内研究表明,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Z振级将降低5~10dB。以上影响因素中,受振点的距离和地质条件是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