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无缝道岔焊接与锁定
1.道岔钢轨焊接关键工序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拆卸即将焊接的道岔钢轨焊缝两侧约15m的扣件,将钢轨适当垫高,满足模型安装需要。同时将焊接所需要的氧气、丙烷及焊接施工所需要的工器具搬运至施工现场。对待焊钢轨根据需要进行锯切,并保证所锯切的钢轨断面与轨底面或顶面垂直。
(2)轨端除锈去污。用角磨机或钢丝刷打磨焊接钢轨端部、两侧及轨底锈污至有金属光泽,并用钢丝刷清除轨端500mm范围内的铁锈和杂质。
(3)对轨。以轨脚为基准,控制两钢轨焊缝宽度(28±1)mm,特殊情况为26~30mm;调整尖点,1m直尺的中点与焊缝中点重合,使用对轨架调整钢轨,直到塞尺检查1m直尺下与焊缝两侧0.5m的钢轨间隙为1.5~2mm;调整焊缝两端钢轨轨头、轨腰、轨脚平直。
(4)砂模安装。将侧砂模在轨缝处进行摩擦,使其与钢轨密贴;底砂模置于金属底板中并以轨缝居中架于轨底;拧紧金属底板的夹紧螺丝,同时检查轨端对正;安装侧模并以轨缝居中,套上侧模夹具;盖住砂模上部开口,用封箱泥封堵缝隙,再准备两个堵漏棒,砂模安装完成。
(5)封箱。封箱前先盖住砂型箱,防止落入砂粒形成夹杂,用拌制好的封箱砂对砂型箱各封隙进行封堵,并用捣实棒捣实。
(6)预热。用氧气和丙烷的预热枪的火焰对封砂箱内进行预热,使钢轨轨头温度达到950~1000℃,其颜色为鲜红色。
(7)点火浇筑。将焊药装进坩埚内,插入点火引线,盖上坩埚,手拿防漏棒,站在一边准备堵漏。
(8)拆模及推瘤。浇注5min后,拆走坩埚和底砂盘,拆走砂模;6min后推掉多余焊料,在焊缝温度未降至350℃以下时,不得解除对正设备。
(9)打磨。打磨分为粗磨和精磨两部分,粗磨在推瘤且轨温低于300℃后进行,也称为热打磨,采用手砂轮将钢轨头部两侧与轨顶面过渡圆弧处打磨至与既有钢轨轨面齐平,将轨道内外两侧打磨至与既有钢轨轨面齐平;精磨在钢轨焊头完全冷却后进行,也称为冷打磨,采用手持式仿形打磨机将焊缝中心及两侧各500m范围内打磨至轨顶面和作业边的表面平顺度为0~0.2mm,轨腰和轨底焊筋平整度不大于0.5mm。
(10)探伤。检查焊接面,焊接探伤,做好记录和标记。(11)收尾。恢复钢轨扣件,检查并调整轨道线形。
2.无砟道岔无缝线路锁定关键工序施工工艺
道岔锁定必须在实测轨温大于15℃的条件下进行。
道岔锁定与锁定焊接同步完成,将道岔前后6个接头和尖轨跟端2个接头留在最后作为锁定焊接头。
(1)在规定的轨温条件下,松开道岔及前后各200m线路并支垫滚轮,待轨温达到锁定轨温范围时,橡胶锤来回敲击钢轨,使钢轨处于自由状态,检查并调整尖轨区工装点平齐,复紧扣件锁定钢轨。
(2)焊接道岔前后的6个接头。
(3)将道岔尖轨跟端扣件松开,通过串动道岔尖轨的方式使尖轨限位器居中,根据经验焊接后尖轨会向岔后方向串运1~2mm,检查和调整道岔两尖轨尖端平齐,锁定道岔扣件,检查并调查道岔两尖轨与基本轨密贴。
(4)最后焊接尖轨跟端的2个接头时,焊接前对道岔工装点和限位器进行检查和调整。
(5)道岔锁定后同步设置位移观测标记,及时在道岔尖轨尖端、限位器、辙叉心、单元轨末端位置等设置位移观测标志。
(6)部分道岔转辙器和辙叉区段不做应力放散,锁定时仅放散导轨及道岔前后的线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