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高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技术积累之后,取得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探索到突破、从制造到创造、从追赶到领跑的崛起。中国高铁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3.1.1 探索积累阶段(2004年以前)
①中国开始了解高铁。1964年10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性高速铁路——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正式运营,从此,开启了“铁路发展的第二个时代”。1978年10月22日,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速度210km/h的新干线列车时,回答记者提问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随着邓小平同志乘坐新干线的画面在电视节目里播出,高铁开始为中国人所熟知。
②中国需要高铁。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春天,更迎来了铁路发展的春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干线长期满负荷运行,客货运输供给与需求的缺口不断加大,铁路运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铁路,中国需不需要高速铁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组织专家进行广泛论证,积极开展一系列高铁技术攻关和科学研究,形成《关于“八五”期间开展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的报告》《关于尽快修建高速铁路的建议报告》《北京至上海旅客列车专用高速铁路研究的初步设想》等报告。经过党的坚强领导,全国上下形成了修建高铁的共识。
③中国怎样建高铁。1993年4月,党领导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和铁道部等部门,召集知名专家组成“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课题组,围绕工程建设方案、资金筹措及经济评价等重大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反复论证和前期研究,重点回答“建什么样的高铁,怎样建,由谁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面对“轮轨式”与“磁悬浮”列车之争,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理论研究的同时,采用“试验田”的方法进行实践试验。同时,我国铁路实施了多次既有线大面积提速,并开始研制高速列车,“大白鲨”号、“蓝箭”号、“中华之星”等电力动车组相继推出。
在党的领导下,这一阶段探索高铁技术取得了系列成果,为高铁技术的自主研发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为下一阶段中国高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1.2 快速发展阶段(2004—2012年)
基于前期的探索积累,中国高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①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拉开了铁路特别是高铁快速发展的序幕。明确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提出“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建设目标,确定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千米,建设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
②中国高铁快速发展。2004年、2007年铁路实施了第五次、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增开直达特快列车,部分普速铁路升级为中级快速铁路,速度200km/h及以上“和谐号”动车组投入使用。加快货车系统改革,重载货车取得突破。高铁建设也大规模展开,武广、京津城际、郑西、京沪高铁等开工建设。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从此中国迈入高铁时代。
③高铁技术取得突破。从2004年开始,中国高铁开启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积极引进国外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技术。在探索积累动车组研制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较快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列车大部分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了包括CRH1、CRH2、CRH5等速度为200~250km/h的“和谐号”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和速度为300~350km/h的高速列车制造技术。2010年,速度为380km/h的CRH380A动车组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在高铁技术领域开始领跑世界。
1.3.1.3 自主创新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铁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开展高铁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型技术创新,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高铁技术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我国高铁技术的世界领跑地位。
①新时代铁路发展新部署。2016年7月,国家发布了修编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新时代“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15万千米,其中高铁3万千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千米左右,其中高铁3.8万千米左右。2020年8月,国铁集团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导下,发布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铁路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
②中国高铁技术领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积极组织科研院校、相关企业研发速度为350km/h的中国标准动车组。2015年6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高速列车从引进消化吸收进入了正向创新阶段。2016年7月15日,在郑徐高铁上两列标准动车组分别以420km/h的速度交会和重联运行,是当前世界最高速度的动车组交会试验。
2017年6月25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复兴号”动车组是按照中国标准自主研发的高速列车,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功典范。基于“复兴号”技术平台,中国高铁持续开展自主创新,根据市场需求研制适应不同环境需求、不同速度等级的系列化产品,不断完善丰富“复兴号”动车组产品体系。
目前,“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形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在加密成型,高铁已覆盖全国92%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运营网络通达水平世界最高。高铁网络效应凸显,不仅全面提升铁路客运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释放铁路既有线货运能力,还有力推动全社会运输结构深度调整。同时,中国智能铁路技术标准基本形成,引领世界智能铁路发展。2019年12月30日,智能京张高铁成功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感知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开展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运输组织等工作。以自动驾驶、故障自诊断、自决策技术为主,开展智能动车组的研制工作。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高铁营业里程突破4万千米,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速列车数量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体系最全、运营场景和管理经验最丰富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