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 长枕埋入式道岔板混凝土浇筑

6.3.3 长枕埋入式道岔板混凝土浇筑

道岔板混凝土浇筑宜在5~25℃晴天少风的天气进行,除冬季外,建议安排傍晚至夜间施工,夜间施工时,应配足照明设施。施工方法:厂拌混凝土,罐车运输,泵送入模,捣固棒捣固,人工抹面。

1.钢筋绑扎

底层钢筋和面层钢筋分两层绑扎。底层钢筋在道岔轨排粗铺前优先完成。清洗底座混凝土表面,铺设接缝滑动膜,用预先加工的钢筋绑扎道床板底层钢筋,钢筋间距采用角钢胎模控制。对处于影响纵移台车走行轨道等后续施工的部分,可调整钢筋间距,或暂缓施工。之后,将道床板面层钢筋放在底层钢筋上方。面层钢筋在道岔轨排粗调后、精调前完成。先完善道岔底层钢筋,再绑扎面层钢筋。钢筋交叉处采用塑料绝缘卡和塑料扎带隔离和固定。钢筋绑扎过程中,钢筋须绕开道岔组件及精调支架系统,避免相互接触影响道岔线形稳定。钢筋绑扎后,按要求测试绝缘性能。

2.模板安装

道床板混凝土侧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安装,转辙机开槽模板及其他接口模板采用胶合板现场制作安装,安装后的模板须避免与道岔组件及精调支架系统接触。在钢筋骨架与模板安装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3.道岔调整合格

混凝土灌注之前5h以内,再次检查道岔内部几何状态和轨道线形,检查结果确认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4.混凝土供应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采用的厂拌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中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增加1级粉煤灰和减水剂的掺量,以减少甚至避免裂纹产生。混凝土加工质量按工艺要求取样试验,测试混凝土泌水性、和易性和坍落度。坍落度值在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应尽量小,一般控制在14~17cm。

5.道床板混凝土浇筑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通常安排在傍晚或夜间施工(夏季施工),混凝土浇筑周期控制在6~8h,应避开高温天气、雨天运输、汽车泵送入模、机械振捣的施工方式。混凝土浇筑应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段推进施工。混凝土浇筑前,清洁混凝土模板,涂脱模剂,对支撑螺杆、竖向调节器上的PVC管用胶带密封,采用防护罩遮盖道岔钢轨部件、岔枕面,以免造成污染。道床板混凝土采用厂拌混凝土、罐车,混凝土通过移动导管直接注入钢轨内侧岔枕盒内,并左右移动导管。当第二个岔枕盒内混凝土高出岔枕底部时,方可移动导管灌注第二个岔枕盒,以此类推。人工配合扒平、均匀轨枕盒内混凝土,插入捣固棒振捣,对轨枕底部加强振捣,捣固时应防止捣固棒碰撞竖向调节螺杆及其他固定装置。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对道岔轨道线形和位置的检查。当道岔线形发生微小变动后,及时调整恢复,若调节支架遭遇意外撞击而使道岔变形时,混凝土浇筑必须马上停止,待测量检查后再恢复浇筑。待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撤除遮盖在钢轨、岔枕上的防护罩,人工对混凝土表面压光抹面,设置表面排水坡。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

6.精调支架系统拆除

待混凝土终凝且强度达到5 MPa以上后,将长短枕连接夹板螺杆、精调支架系统和竖向支撑螺杆及时松开1/2~1圈,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松开钢轨扣件螺栓,并拆除精调支架系统和竖向支撑螺杆,以免气温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纹。一旦混凝土初凝,初凝依赖于浇筑温度和搅拌设计,垂直螺杆和扣件系统及时放松混凝土终凝后,再拆除模板、调节支架和支承支架,清理道岔区卫生。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7d以上。混凝土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道岔上通过。

7.模板拆除

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混凝土模板。

8.尾工处理

混凝土终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14d。精调支架系统、竖向支撑螺杆和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混凝土表面垃圾,用无收缩修补砂浆灌注孔洞。在混凝土养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在道岔上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