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过渡段填筑

3.2.2 过渡段填筑

3.2.2.1 过渡段的施工原则

(1)保证设计的长度和范围。

(2)填筑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3)保证设计规定的压实标准。

(4)基底处理与桥台、相邻路基同时进行。

(5)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基坑和基底处理。

(6)桥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过渡段填筑施工。(7)桥台基坑回填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台后基坑使用C40混凝土)。

(8)过渡段与相邻的路堤和锥体按水平分层同时填筑。

(9)过渡段两侧按设计做好纵向和横向排水沟,避免水从结合部渗入路基造成病害。

(10)桥台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层与保护层施工过渡段。

3.2.2.2 施工工艺

1.填筑前的准备工作

(1)清除基底不宜作填料的地表土,整平后碾压密实,达到控制指标。

(2)在室内进行级配碎石配合比试验及填料压实试验,以确定压实机型、摊铺厚度、压实遍数、压实速度。

(3)开挖过渡段两侧的纵向及横向排水沟。

(4)对压实机械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为控制分层厚度,在结构物上画出明显的分层厚度的标线。

2.填筑施工

确定填筑厚度,根据每层厚度计算出过渡段填筑的总层数。每层施工工艺可参考如下步骤。

(1)验收过渡段基底。

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以后,平整场地。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第一层级配碎石填筑的界限,放样路基中心、护锥轮廓线、填筑边线及打设高程控制桩。

(2)搅拌运输。

级配碎石采用稳定土搅拌站集中拌和,并根据试验段的参数进行拌和。控制含水量并根据天气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运输设备可采用自卸汽车。

(3)摊铺碾压。

因下几层作业面比较小,可采用人工进行摊铺。注意松铺厚度及摊铺均匀。其余各层采用推土机进行摊铺,对不均匀处进行调整。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到现场并进行摊铺碾压。

注意堆放的距离。全断面碾压应遵循“先两侧后中央,先静压后振压,注意时速,作业面不调头、不转弯”的原则。

(4)检测修整。

设专人及时进行压实质量检测。每层碾压后压实若达不到要求,要分析原因,重新补压直到满足要求。记录完整、准确,签认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