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措施

护措施

高速铁路采用电力牵引,实现了无污染的零排放,减轻了对线路城镇大气污染问题,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是国内外公认的对环境保护的最佳运输方式。但高速铁路仍然有排放废物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大气污染

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飞机相比,能耗最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低于其他运输方式。例如,承担着东京—大阪之间80%客运的新干线,单位运输量产生CO2仅为轿车运输的1/8。但从全局的大气环境分析,供电站产生的污染也要由电力牵引来承担。供电站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与采用的燃料有关,火力发电用煤做燃料,排放的污染物(烟尘、SO2等)要比用油或天然气作燃料多得多。如果采用水力或核能发电,则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大气环境污染源还包括高速铁路沿线各站、段和综合维修基地生产或生活固定锅炉排放的烟气,但可经过高效除尘达标后排放。

2.水质污染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比较,由于运行速度快,沿线站段减少,列车上旅客用水量也相应减少。由于采用电力牵引,动车段检修用水和排放的污水量比非电机务段要少。高速列车的客车粪便采用集便器收集,在站段集中排放,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高速铁路沿线各站、段和综合维修基地排放的含油类、硫等物质的污染水,电力机车或动车蓄电池废液、列车厕所污水等均会对水质造成污染。为减少污染,可在相应的地点设置油污处理、回收装置,对于用后脏水及厕所污物采用密封收集、灭菌、定点排放的集中处理技术,且污水污物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特别是高速列车对粪便的处理,各国高速列车均采用集便方式进行污物处理,这不仅是环保的要求,也是因为列车高速运行时强大的高速动力不允许采用直排式厕所。目前高速列车使用的集便器有循环式、喷射式和真空式集便装置,其中真空式集便装置是集便器发展的主流。

3.旅客垃圾污染

旅客垃圾是指旅客在车站候车及乘坐列车丢弃的各种物品,如看过的报纸,各类饮料瓶、罐、包装材料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物品是可以再生利用的,应将其视为一种再生资源。铁路部门已着手对这类旅客垃圾进行收集、分拣及再生处理。原则上可一个地区设一套具有一定规模,可进行分类、压缩、储运功能的资源再生中心,车站或动车段、所根据需要设垃圾转运站,列车上和车站配备有明确标志的垃圾分类收集箱。

高速铁路由于采用了当代的高新技术,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使其能够在高于普通铁路一倍以上的速度运行的情况下,仍能达到普通铁路的环保要求,甚至某些环保指标还高于普通铁路。如日本新干线产生噪声比既有线还低,产生的电磁辐射比普通铁路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还低,列车上产生的污物也比普通铁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