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安全管理概述

9.5.1 安全管理概述

1.安全管理的概念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运用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通过法规、技术、组织等手段所进行的规范劳动者行为,控制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施工环境条件,消除或减少不安全因素,使人、物、环境构成的施工生产体系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实现项目安全目标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施工项目具有露天、高空作业多,受环境影响大,工程结构复杂等特性,使得施工项目生产过程的安全事故与其他行业相比,发生的频率要高,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问题,将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认真加以研究和防范,尽可能事先排除各种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安全生产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劳动者的管理。通过依法制定有关安全的政策、法规,给予劳动者的劳动安全、身体健康以法律保障,以约束劳动者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或减少主观上的安全隐患。

(2)对劳动手段与劳动对象的管理。采取改善施工工艺、改进设备性能的方法,消除和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安全技术保证措施,达到规范物的状态,以消除和减轻其对劳动者的威胁和造成的财产损失。

(3)对劳动条件(施工环境)的管理。采取防止、控制施工中高温、严寒、粉尘、噪声、振动、毒物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影响的医疗、保健、防护等一系列措施,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防止职业伤害,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安全管理的原则

(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

(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没有明确目的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威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共同的事。安全管理涉及生产活动的各方面,涉及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全部生产时间,涉及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

(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上升到新的高度。

3.施工项目安全目标

施工项目安全目标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施工项目安全目标应根据项目施工的特点制定,应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施工项目总的安全目标值包括:项目施工过程控制伤亡事故发生的指标、控制交通安全事故的指标、尘毒治理要求达到的指标、控制火灾发生的指标等。

项目总的安全目标确定后,还要按层次进行安全目标分解,形成安全目标体系,即施工项目总的安全目标,项目经理部下属各单位、各部门的安全目标,施工班组安全目标,个人安全目标。在安全目标体系中,总目标值是最基本的安全指标,而下一层的目标值应略高一些,以保证上一层安全目标实现。如项目总安全目标要求重大伤亡事故为零,中层的安全目标就应除此之外还要求重伤事故为零,施工队一级的安全目标还应进一步要求轻伤事故为零,班组一级要求险肇事故为零,个人则做到违章为零。

4.高速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

(1)学习任务繁重,多工种交叉作业,施工情况复杂。

高速铁路工程是一项涉及多专业、多工种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它最大的特点是施工工程量大、战线长、技术类型多、结构复杂。高速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且由很多的分部分项工程组成,因此,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因素较多,从而构成错综复杂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运输方法和施工机具的配备。

(2)高危作业较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铁路施工涉及露天、野外、高空等高危作业比较多。目前,高速铁路建设中农民工占80%以上,大量未经培训的农民工参与高速铁路建设,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多,劳动者素质普遍比较低,这就使高速铁路建设规模大、技术新、标准高,却难以制订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安全生产技术和保证措施。

(3)作业环境艰苦,施工情况多变。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水文、气候的变化难测,特别是高速铁路大多邻近既有线施工,还要考虑在行车干扰的情况下施工,既要保证通过能力和安全运营,又要保证工程任务的完成,从而增加了施工的多变性。除此之外,高铁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征地、拆迁、补偿、道路、供水、供电等一系列问题,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工期紧,安全教育培训仓促,效果不明显。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铁路建设速度一直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为使高速铁路能够尽快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与国外同等级铁路建设工期相比,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工期普遍紧张,多数企业为了赶工期对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多半是在仓促中完成的,其培训的效果很差。铁路施工企业三级安全教育执行情况也不容乐观,而作为铁路建设的主要劳动力的农民工,却因工作流动性较大基本得不到企业的安全技能培训。

(5)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违章现象时有发生。

铁路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各施工企业竞相压价,在低价中标的情况下,部分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减少了对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和费用的投入,同时各方从业人员过分注意自身的经济利益,轻视自身的安全,导致施工企业有章不循、纪律松弛、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管理不严、监督不力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