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4 防雷及接地
1.施工准备
(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电力设备或电缆的接地类型及相关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2)协调综合接地施工单位配合确定综合接地路径及引出点位置。
2.接地装置安装
(1)接地装置采用2500mm×50mm×5mm角钢的垂直接地体和40mm×4mm的扁钢焊接组成,垂直接地体相距5m。
(2)开挖深度大于0.8m的接地沟槽,用铁锤把垂直接地体垂直打入地下,对地质较硬的地方应先挖一定深度的坑再打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平直在沟内敷设,接地装置顶部埋设深度要求大于0.6m。
(3)接地引出线采用镀锌扁钢焊接引出,在引出线端部预先钻孔以便与设备连接,每处接地装置引出两个接地端子。
(4)敷设好接地体和引出线后,回填接地沟,若是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方需换土回填。
3.接地电阻测试
接地装置施工完成后,用接地电阻仪进行电阻测试。箱式变电站(开)要求不高于4Ω,避雷器要求不高于10Ω,一般电器设备要求不高于30Ω。对达不到要求的,采用添加降阻剂或是延长接地网直到合格为止。
4.接地连线
(1)电力装置设置保护接地。
①变压器、电器、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②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③配电、控制、保护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
④电力电缆接线盒、终端盒的外壳和电缆的金属外皮,穿线钢管,起重机轨道及布线钢索、电缆桥架等。
⑤灯塔及灯桥。
⑥铠装控制电缆的外皮、非铠装或非金属护套控制电缆闲置的1~2根芯线。
⑦箱式变电站箱体的金属部分。
上述电力装置的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根据设备类型、保护类型按有关规程规范确定。
(2)等电位联结。
①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联结,以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物体间的电位差;避免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金属管道引入的故障电压的危害;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有利于避免外界电磁场引起的干扰,改善装置的电磁兼容性。
②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母排)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金属管道如给排水、热力、煤气等干管;建筑物裸露的金属构件;建筑物接地装置。
③建筑物每一电源进线都做总等电位联结,各个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间应互相连通。
(3)区间建筑物接地系统。
区间通信、信号基站电力系统工作接地、设备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并与综合接地系统连接。
(4)10kV电力线接地。
①在铁路用地界以外,10kV架空电缆线路上一般独立设置接地装置,接地极距综合接地系统接地极不低于2.5m。贯通线及站内高、低压电缆金属外皮与综合接地系统连接。
②在隧道设备洞室内及大于500m的桥梁上预留综合接地系统的电力接地端子,贯通线电力电缆金属外皮与综合接地端子连接。
③装置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
④大型建筑如站房、综合维修工区等强、弱电设备较多的建筑物采用综合接地,接地电阻取各类设备的最小电阻,并按有关规范实行等电位联结。
为防止暂态过电压的干扰,根据不同设备的重要性,分别采取不同级别的过电压保护措施。
(5)设备接地。
箱式变电站、箱式配电所、箱式开闭所均通过两根VV22-12×16的接地电缆分别和综合地线的两个接线端子可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