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三次上书、强学会与梁启超《变法通议》
2025年09月15日
四、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三次上书、强学会与梁启超《变法通议》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与已经大体成形尚未有完整著述的“大同三世说”,是康有为光绪十五年(1889)至二十四年(戊戌)的学术发展脉络和政治理念;而此期更能代表康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的,是他在光绪二十一年会试期间给光绪帝的三次上书,即《上清帝第二书》《第三书》《第四书》。
前已叙及,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京参加会试,正值清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之际,康有为于四月初起草《联省公车上书》,即《上清帝第二书》,五月初起草“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呈”,即《上清帝第三书》,闰五月初又起草“变通善后讲求体要以图自强呈”,即《上清帝第四书》。三次上书,时间很接近,内容也有重复性。《第二书》的主旨是“拒约再战”,言及战时或战后的改革;《第三书》的主旨是战后的改革;《第四书》的主旨,康称是“变法次第曲折”,仍是战后的改革。虽说三次上书只有《第三书》上达光绪帝,但未能上达的《第二书》《第四书》亦已刊印,颇有反响。[156]若要说明康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需将三次上书综合分析。
康有为在光绪二十一年上书的同时,还参与发起强学会,并提出相应的主张。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其中最著名的是《变法通议》。这些都可以视作是他们的改革方案,我也放在本节一并叙述。
先来看康有为的三次上书,分项而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