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学记》

《长兴学记》

《长兴学记》是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初期讲学内容的汇编,初刊于光绪十七年(1891)四月,正是他与朱一新思想交锋之际。据陈千秋《跋记》,此书是应众弟子的要求而作。该书的主要内容,康说道:

天下道术至众,以孔子为折衷;孔子言论至多,以《论语》为可尊;《论语》之义理至广,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言为至该。今举四言为纲,分注条目,以示入德焉。志于道:一曰格物,二曰厉节,三曰辨惑,四曰慎独。据于德:一曰主静出倪,二曰养心不动,三曰变化气质,四曰检摄威仪。依于仁:一曰敦行孝弟,二曰宗尚任恤,三曰广宣教惠,四曰同体饥溺。游于艺:一曰义理之学,二四经世之学,三曰考据之学,四曰词章之学。[32]

除了以上“纲”“目”的细解外,康还讲授了“六艺之学”“科举之学”“讲学”“说经”“读书”“习礼”“论文”“日课”“四耻”等内容。从以上“纲”“目”及其他讲授题目来看,康致朱一新信中称其教学“以身心义理为先”,使门生“必有宋学义理之体”,并非虚词。[33]细读《长兴学记》,康在“讲学”(汉、宋学)一节中提到“今与二三子通汉、宋之故,而一归于孔子”;在“说经”(古、今经)一节中显现“孔子改制说”与“新学伪经说”,宣布“余有《孔子改制考》”,“余有《新学伪经考》”;在“读书”一节中提到中国传统的经、史诸书;由此可见,“康学”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康有为在《长兴学记》中没有论“西学”,也没有谈“西书”。[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