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积极路径——受容Ⅰ型
2025年09月26日
2.4.1 积极路径——受容Ⅰ型
上述的三种文化受容的路径分别有着自身的特性,具体而言,A文化和B文化没有冲突、和谐共存的文化受容Ⅰ型,从其文化受容的结果来看具备下列的特性:
第一,两种文化各自的特色得以保留和并存,即A文化和B文化保留着异质性,互相没有冲突和摩擦。因此,可以认为这种路径下的文化受容只是停留在文化的表层范围。
第二,两种文化的异质性很显著并具有可变性,同时,这种并存状态只是一时性的过渡。受容Ⅰ型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有可能转变为受容Ⅱ型,或者转变为受容Ⅲ型。即受容Ⅰ型会根据文化的内在机制(文化的综合力、文化的虚无主义、历史经济背景等)和外在机制(军事力量的投入、殖民主义的控制、人口大规模的迁移等)的强弱转变为受容Ⅱ型或受容Ⅲ型。
第三,受容Ⅰ型向受容Ⅱ型转移的复杂性。受容Ⅰ型进行的选择和操作更多是分离性的,如果要促使受容Ⅰ型向受容Ⅱ型转化的话,需要更多地进行吸收性和融合性的选择和操作。而吸收性和融合性的选择和操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对外来文化的异质性进行合理的读解、融合,另一方面必须对传统的固有文化进行再解释和再建构。如果文化主体的选择和操作不能充分介入的话,受容Ⅰ型突变为受容Ⅱ型,反而会破坏固有文化和外来文化并存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第四,受容Ⅰ型的静止结构。保持受容Ⅰ型不变的话,就是拒绝受容Ⅰ型向受容Ⅱ型或受容Ⅲ型的转移。虽然受容Ⅰ型在理论上是有着向特定方向(受容Ⅱ型或受容Ⅲ)转变的倾向,但在构造上来说有可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期间保持静止状态。这种静止状态取决于文化的内在结构,是对文化机能性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