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神的异化(上):苏轼紫姑书写系年正误

(二)厕神的异化(上):苏轼紫姑书写系年正误

唐宋时期,一些厕神摇身变为美丽聪慧的文艺女神,是继道教将其仙化之后,进一步由民间信仰涌向知识分子阶层的必然产物[81]。这又涉及厕神的异化问题,即经由文人士大夫按照自我意志的改造,厕神的神性完全丧失,成了“衍生态”神话。我们以苏轼的紫姑书写为例来讨论这一话题。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那里他见闻并亲自参与了当地的“迎紫姑”习俗,有感而发,写了五篇相关作品。12年后,他被贬广东再遇此俗,感而为文。前后共计六篇作品。奇怪的是,历来对东坡作品集的编订、注释和研究都不是很重视这六篇文章,甚至前五篇的写作时间都存在很大争议,遑论其他。东坡作品集的编撰和梳理工作始于19世纪末[82],经过学者们的努力,虽然对大部分作品的编年已达成共识,但仍有些篇目出入甚大,苏轼作于黄州的五篇紫姑书写之作就在其列。

在进一步的研究之前,首先必须对相关篇目的时间、先后顺序做一个考订。